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伊朗国家防治沙尘暴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的新机遇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7-31 16:00:18

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于7月29日上午十点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开幕,参加此次论坛的伊朗国家防治沙尘暴中心主任兹奥丁·肖伊教授在论坛的间隙接受了环球网记者的采访。  

在主题为“‘一带一路’绿色经济合作”的分论坛上,肖伊教授简单介绍了“一带一路”国家在经济方面开展的合作,他提到,多个跨越中、欧、非的经济走廊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伊朗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借助其有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经济方面的快速发展。肖伊教授表示,国家应该积极支持经济区、铁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同时与软环境建设相结合,发挥公共部门在技术转让、推广方面的作用,比如将此次库布其治沙的经验进行推广,促进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开展合作,鼓励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治沙行动。  

在环球网记者询问其对中国在治沙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何评价时,他表示,中国在治沙领域的成就非常突出,同时中国也非常积极地参与联合国的各项活动。他提到伊朗国内也有大面积沙漠,情况与中国类似,而中国在治沙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各国学习。  

在问及生态修复和追求经济的发展是否可以并存这一问题时,肖伊教授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对资源的利用可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些破坏行为。  

肖伊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的新机遇,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各国除了在经济上的合作之外,也在文化上实现了交流。  

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于7月29日开幕,来自全球300多位政要、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重点探讨“一带一路”沿线等荒漠化严重地区防沙治沙合作、生态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除贫困等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次论坛由中国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亿利公益基金会承办。

相关推荐
通讯丨“我两次庆祝春天的到来”——中伊新年文化的交响

伊朗青年沙欣·霍达班德今年28岁,其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伊朗人。他的相貌很好地继承了父母双方的基因。日前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一个新春游园会上,这位睫毛卷翘、头发浓密的青年笑着告诉新华社记者:“幸运的是,我每年能两次庆祝春天的到来。”

再聚南沙!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即将举行

12月8日-9日,以“全球合作 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将在广州南沙举办。

“一带一路”串起国际合作“共赢链”

“必须要通过互联互通来实现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要的是互联互通,而不是彼此分裂,希望东方和西方能够相互合作。”11月2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上,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彼得代表此次博览会主宾国,两次强调“互联互通”对国际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