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袁幽薇:中国经济从复苏走向再平衡靠的是什么?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12-31 09:38:53

12月23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经济简报:从复苏走向再平衡》。简报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2%,2021年增速将回升至7.9%。今年6月世界银行曾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9月28日上调至2%, 12月23日仍维持此水平。

如果2021年中国经济实现7.9%的增速,那这将是中国GDP增速在2012年破8以来近10年的新高。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一致认为,中国将成为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在11月初预测中国经济2020年增长1.9%, 2021年增长8.2%。经合组织在12月初也做出了相同预测。

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做出上述预测的主要原因是,认为随着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增强以及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善,经济公共活动扩大到私人投资和消费,中国经济将实现从复苏走向再平衡。有效的疫情防控、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及坚持扩大深化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经济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实现复苏。

首先,有效防控疫情。今年对中国而言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严重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使得疫情在全球蔓延反弹的背景下,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使得一度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市场和部分服务业实现稳步复苏。

其次,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中国政府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的同时,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创造了条件。同时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及时灵活适度、财政政策积极有为,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具体助企纾困政策及时精准到位。经济稳定恢复势头延续,市场信心不断改善,11月份制造业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上升。

最后,坚持扩大和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是应对疫情的权宜之策,而是中国经济实现长期健康稳定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根据12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8%,呈现持续向好和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疫情后经济复苏为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推动经济再平衡、实现更加包容、可持续和绿色增长的机会。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中国经济的韧性在“世纪疫情”的背景下充分展现。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支独秀不是春。中国一些行业目前的状况并不容乐观,疫情防控和外部环境仍然充满挑战。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仍面临明确的下行风险。未来仍有变数,世界各国应加强疫情防控,时刻保持警惕,只有这样世界经济才能够行稳致远。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经济论坛秘书长袁幽薇)

相关推荐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奋楫扬帆风正劲——7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7月,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的关键时段。夏日经济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加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行至年中,各地凝聚力量,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华时评丨大门敞开,共享市场新机遇——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开放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新华时评丨稳中向好,为全球注入信心——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稳定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确定性”已成为稀缺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信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