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华丝路年终盘点】2020“一带一路”重点行业发展情况与投资合作风险分析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2-31 10:44:39

新华丝路北京12月31日电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受到严峻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下滑,进出口贸易跌至冰点,生产投资停滞,失业率高企,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未来经济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行业发展普遍承压,预计2021年大部分行业复苏步伐较为缓慢。面对下行危机,各国越发认识到包容发展、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并积极出台多项针对重点行业的扶持政策。新华丝路经济分析师认为,在后疫情时期,尽管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多,但“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合作韧性仍然较强,危中有机,中国企业或可审时度势,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参与到这些国家的疫后经济复苏进程中。

回溯2020年,亚太地区电商行业逆势而上,旅游业仍需缓慢复苏;欧洲地区航运业竞争力仍较强劲,时尚产业销售额跌落谷底,但该领域数字化合作前景可期;中东北非地区旅游业面临严重挑战,后疫情时期有望阶段性加速恢复;拉美地区在基建、农业、科技、能源等产业领域合作机遇众多,中企可重点把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建设仍稳步开展,汽车业虽遭重压,但投资前景良好。

一、亚太地区

2020年疫情暴发,首先波及亚太地区,然而随着部分国家管控措施效果渐显,亚太地区经济在遭受持续冲击后逐步好转。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的预测,亚太地区经济今年三季度开始复苏,但各国的增长引擎发力不同,导致经济复苏速度各异。鉴于若干国家二季度的经济形势弱于预期,IMF将亚太地区2020年增速预测下调至-2.2%。

亚太地区部分经济体2020年经济增长率(%)

QQ截图20201231093409.jpg

数据来源:IMF2020年10月预测值

疫情持续致使各国相继出台边境管制措施,国际旅行受限造成旅游业发展步履维艰,是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12月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球各地的国际入境人数均大幅下降。亚太地区受影响最早,国际游客人数下降了82%,在各地区中降幅最大。

2020年1-10月亚太各子区域国际游客下降幅度

图片3.png

数据来源: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虽然疫情大流行造成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但这也成为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催化剂。德勤会计师事务所12月初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随着疫情暴发,东南亚、南亚数字服务需求飙升,78%的受访者表示增加了对数字服务的使用。使用数字服务比率有实质性提高的受访者主要来自孟加拉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一)印度尼西亚:电商行业逆流而上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2020年经济遭受重创,但随着疫情对消费者行为的重塑,网购需求激增,销量暴涨,电子商务行业表现亮眼。

《2020年东南亚电子经济报告》指出,受疫情给电商带来的利好提振,印尼互联网/数字经济2020年总估值将达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而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1240亿美元。

印尼政府在疫情期间还推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希望借助电商来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线上创业,刺激经济。这一计划进展较为顺利,截至11月中旬,该国已有约1020万家中小微企业利用在线平台开展业务,实现了印尼政府年底前帮助1000万家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的既定目标。

印尼电商产业发展势头大好但投资风险不可小觑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给电商行业带来发展机遇。RCEP第12章详细列出了“电子商务”具体条款,涵盖了丰富的促进电子商务使用和合作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将为各成员国加强电子商务领域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增强电子商务领域的政策互信、规制互认和企业互通。

目前印尼电商市场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但是若想把印尼市场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挑战仍然不小。理由如下:

第一,作为“千岛之国”,印尼地理分布相对分散造成物流成本高昂,物流成本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

第二,印尼银行渗透率低,且社会普遍对网上购物信任感不足,把付款习惯培养成无现金支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第三,印尼政策规定从2020年初起,电商卖家进口商品价值超过3美元就须缴纳进口税,此外还要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税收提高打击电商发展。

第四,印尼电商行业已成为国际巨头竞相争夺的红海,国内市场已形成印尼、中国、日本和新加坡四方角力的局面,想参与投资的后来者或将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

(二)泰国:旅游业亟待重振 医疗旅游进入新常态

就累计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而言,泰国是全球受到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的国家之一,但作为严重依赖旅游业的外向型经济体,泰国疫情暴发以来采取的严格防疫措施仍给该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外国旅客绝迹整半年,旅游业急需重启。

图片13.jpg

图为2020年10月20日,中国游客抵达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  新华社发(拉亨 摄)

疫情以前,泰国医疗服务因其先进的国际化标准、细致入微的“泰”式护理以及极具优势的价格,深受外国医疗游客欢迎。今年3月以来,泰国医旅行业也受到疫情打击,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的生效,自第三季度以来,泰国医疗旅游业务呈逐步恢复趋势。

疫情加速了新常态下医疗系统向远程服务方向发展的趋势。早在疫情发生前,泰国多家医疗机构就率先尝试虚拟医院和远程诊疗服务,以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为无法亲自前往医院的病患提供专业医疗建议。

RCEP助推区域旅游业发展  投资医旅行业门槛提高

多名专家表示,RCEP的签订将更好促进区域内人员的流转,尤其在经济增长趋缓的国内国际形势中,RCEP对消费、航运领域将起到极其有效的带动作用,为区域旅游带来新机遇。

图片2.jpg

图为2020年9月13日拍摄的泰国普吉岛巴东海滩(新华社记者 张可任 摄)

泰国医旅行业方面,目前虚拟医院、在线沟通、送药上门等远程服务成为医疗服务新常态,伴随泰国入境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和客源国疫情的有效控制,医旅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鉴于医疗旅游相比普通旅游的认知门槛和维权门槛更高,投资者在投资医疗行业时,需注意检查投资对象的行医资质、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医疗旅游项目相关的知识和市场情况,尽量避免遭遇纠纷而付出高额的维权成本。

二、欧洲地区

2020年,疫情在欧洲多地持续蔓延,严重冲击当地社会经济。11月11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欧洲央行主办的线上中央银行论坛上表示,在欧元区,疫情已造成极不寻常的经济衰退,经济复苏前景可能不稳定。根据欧盟委员会11月初发布的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预计萎缩7.8%,2021年和2022年预计分别增长4.2%和3%。

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合作项目主要聚焦制造业领域,尽管在疫情背景下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如人员、材料、设备进场难,防疫措施增加、生产经营成本提升等,但合作进展仍能保持相对稳定。随着中国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中国企业与欧洲时尚消费领域的数字化合作日益紧密,也为后疫情时代的欧洲服务业复苏提供了新出路。

(一)希腊:港口航运合作拉动疫后复苏

作为海上物流与贸易中枢、“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支点,希腊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企业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希腊第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为“一带一路”倡议典范项目。希腊基础设施和交通部长卡拉曼利斯11月23日表示,希腊希望成为欧洲疫后复苏的典范,将利用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比较优势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完善比港及相关基础设施,将使希腊北部受益。这意味着港口航运合作将进一步代表该国“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行稳致远。

希腊是航运业大国,航运业同旅游业一样是希腊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希腊船东在全球船舶运力分布中占据首要地位。

目前,希腊控制的船队在全球排名第一。据希腊船东协会(UGS)年报显示,2019年,希腊仍然是世界上拥有船舶最多的国家,希腊船东控制全球运力的20.67%和占欧盟吨位的54.28%,位于全球最大船东国之首。日本、中国、新加坡紧随其后。

QQ截图20201231093437.jpg

数据来源:希腊船东协会网站

中企参与比雷埃夫斯港建设助力打造地区物流中心

比港为希腊第一大港口。2010年中远海运正式开始参与比港运营,给港口注入蓬勃生机,如今比港的全球排名已从2010年的第93位提升到第25位,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欧洲第四大港,物流中心效应显著,为当地创造直接或间接就业岗位1万多个。

希腊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PPA)今年年中表示,比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从2010年中远海运接手时的88万标准集装箱(TEU)增长至2019年的565万TEU;2019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2.3%,达到1.49亿欧元;税前营业利润增长12.5%,达到4760万欧元;净利润增长27%,达到3540万欧元。

图片5.jpg

图为2019年4月26日拍摄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适应疫情下形势变化 比雷埃夫斯港竞争力坚挺

受疫情和希腊实施控制措施影响,比港的邮轮和渡轮板块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不过,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今年前7个月集装箱码头货物吞吐业务支撑了港口前7个月的效益,基本抵抗住了疫情的冲击。

根据比港发布的官方数据,比港2020年上半年营业额从上年同期的7060万欧元下降5.8%至6650万欧元,值得注意的是,客运和邮轮板块营收的大幅减少完全被集装箱码头的营收弥补。

(二)意大利:时尚行业深受疫情影响 数字化转型合作前景可期

意大利是手工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国,以时装和服装为代表的时尚产业是意大利高端产业发展的支柱。2020年,新冠疫情下严格的封锁措施对时尚产业造成严重影响,促使该产业探索转型、寻求数字时代新出路。

意大利时尚行业因疫情封锁措施遭受损失

为遏制疫情蔓延,意大利从3月10日至5月3日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全国性封城措施,这对依赖传统零售方式的时尚行业造成沉重打击。根据意大利工业联合会(Confindustria)时尚行业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与去年同期相比,意大利时装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遭受的营业额损失平均超过35%。对于有条件的经营者来说,封锁期间唯一可以进行的销售来自于线上平台。但目前全球奢侈品行业的在线销售比例不足一成,电商销售无法完全弥补线下销售的绝对损失。

图片6.jpg

图为2020年4月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家奢侈品店铺因疫情关闭。新华社发(奥古斯托·卡萨索利 摄)

时尚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合作发展迎新机遇

在疫情影响下,中国消费者对意大利高端时尚产品的需求仍较为强劲。加强与意方的“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合作,将促进贸易畅通,市场前景较为明朗。

11月,贝恩咨询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协会Fondazione Altagamma联合发布《贝恩奢侈品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将出现下滑,与2019年相比下降23%至2170亿欧元。到2020年底,中国或将成为全球唯一保持增长的奢侈品市场。这无疑体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活力,为意大利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可期前景可能。

三、中东及北非地区

2020年,中东及北非地区政治局势变动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交织。该地区疫情蔓延快、控制难,抗疫恐成持久战。自2020年1月底阿联酋出现首位病例以来,中东地区国家确诊病例现已突破400万,部分欠发展与战乱国家抗疫形势堪忧。

IMF预计埃及是中东及北非地区唯一一个2020年实际GDP将实现正增长的国家,预计增长率可达3.5%。除埃及以外,该地区绝大部分国家2020年GDP预计将出现负增长。

图片7.png

数据来源:IMF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以来第一波新冠疫情席卷中东和北非国家时,各国实行全面封锁,地区入境游客数量分别下降了57%和62%,其中以旅游业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的埃及、黎巴嫩、摩洛哥等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然而,第二波疫情对旅游业可能是灾难性的,近期中东、北非国家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持续飙升,其旅游业受到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许多企业在2020年底前破产。

(一)中东、北非地区支柱产业旅游业遭受重创

在埃及,旅游业不仅是支柱行业,也是富民产业。旅游业对埃及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创造众多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旅游业产值占埃及GDP的比重达到13%至15%。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旅游人数骤降,富民产业面临失效的窘境。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表示,埃及旅游业为超过100万个家庭提供就业机会,由于旅游业停滞,部分家庭失去经济来源。

图片8.jpg

图为2020年12月4日,在埃及开罗国际机场拍摄的旅客防护新冠病毒的提示牌(新华社记者 夏晨 摄)

伴随着旅游业不振,航空业也在蒙受巨大损失。埃及总理马德布利3月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埃及航空业因航班暂停遭受的损失超过22.5亿埃镑(约合1.43亿美元)。

在沙特,根据政府的“愿景2030”计划,未来10年,沙特将吸引3000万外国朝圣者。到2020年,沙特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将增加到18%,旅游收入将增加到316.8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其中朝觐旅游的收入占了一大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2020年的朝觐仅保留了1000人的象征性规模。

图片9.jpg

图为2020年7月,朝觐者在围绕天房进行游转  新华社发(沙特新闻部提供)

阿联酋是中东、北非地区旅游业竞争力最高的国家。2019年,国际游客赴迪拜旅游人数接近1700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1.5%。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阿联酋的航空业和旅游业遭受了严重损失,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一度停飞了所有航线。在疫情“加速”的三四月份,迪拜的酒店入住率只有10%。此外,原定于2020年10月举行的迪拜世博会推迟至2021年10月举行。根据原计划,本届世博会将为迪拜吸引2500万国际游客和9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

(二)中东地区旅游业投资机遇及风险提示

鉴于中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及民众旅游需求释放等因素,后疫情时期中东多国旅游业有望阶段性加速恢复。

自7月1日恢复国际航班以来,埃及已接待40万名游客,为方便国际游客赴埃旅游,政府规定旅客在埃及著名旅游度假地胡尔加达、沙姆沙伊赫、马特鲁、塔巴入境时,落地后可在当地机场进行核酸检测,检测费用为30美元。此外,乘埃及航空公司航班入境的游客还可以获得博物馆和考古场所门票优惠,埃及旅游和文物部还通过网上虚拟旅行、在海外举办展览等方式,鼓励游客到访埃及。

由于阿联酋较为有效的防疫措施,迪拜国际机场客流量已恢复至每月超过100万人次,为上年同期的85%。国际航班的逐步恢复将吸引更多游客,进而推动地区内各国旅游业复苏。

图片10.jpg

图为2020年10月24日晚,在阿联酋迪拜棕榈岛,当地居民和游客在欣赏迪拜棕榈岛音乐喷泉的表演  新华社发

以色列、沙特、约旦、土耳其等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以推进旅游业复苏。

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了“旅游外交”的概念和“开拓旅游外交,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涉及衣、食、住、行。加强与一个地区的旅游合作,将促进双方在旅游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积极参与中东、北非地区的双边和多边旅游合作,不仅对旅游业本身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深化其他领域的双边合作也具有辐射效应。

未来中国加强与中东、北非地区的旅游业合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旅游数据库分享与共建,从交通、景点景区、旅游产品等多个领域入手整合旅游资源,提供基础信息平台;二是推进国内旅游企业与中东、北非地区企业合作,通过共同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路线、优化当地服务等方式引导双边企业重视双边旅游市场;三是加强金融合作,建立在线支付、安全支付的消费支付体系,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四是落实防疫举措、维护防疫成果。投资者应在充分权衡人身与财产安全的情况下,谨慎进行投资行为。

四、拉美地区

2020年,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严重。IMF预测,今年拉美地区经济将萎缩8.1%。此前,IMF、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加经委会”)已多次警告,受疫情冲击,拉美地区正经历“百年未有”的经济萎缩,预计拉美地区经济复苏整体将十分缓慢。但仍需注意,中国与拉美地区间“一带一路”项目继续有序推进,各领域合作仍有较大潜力。

(一)阿根廷:中阿合作疫情下逆势上扬 可重点关注三大领域

虽然疫情给中国与阿根廷的正常交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2020年以来两国在许多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建议相关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对阿根廷基础设施、农业和科技方面的合作。

基础设施:大型项目有序推进

阿根廷政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阿根廷投资了众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以能源类基础设施居多。这些项目在疫情期间平稳推进。

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孔多克里夫与拉巴朗科萨水电站既是中阿之间最大合作项目,也是阿根廷迄今为止最大的能源项目。9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和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标承建的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图片11.jpg

图为2020年11月16日,中国工程师在位于阿根廷胡胡伊省的高查瑞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办公室内工作  新华社发(上海电建供图)

农业:疫情下逆势上扬

2020年4月,中国超过巴西成为阿根廷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据阿根廷出口商协会的统计,按照出口至中国的商品门类划分,大豆占总出口额的52%,冷冻和去骨牛肉占比29%,虾占比9%,动植物油占比6%。农业是两国贸易合作的压舱石。

疫情以来,中阿农业合作出现了很多新亮点。2020年1至8月,阿根廷对华农产品出口达38.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3%。中国首次成为阿根廷猪肉出口第一大市场,阿根廷羊肉、豌豆、柠檬首次出口中国。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9月,中国市场占阿根廷冷冻带骨牛肉出口的近七成。疫情之下,在阿根廷贸易伙伴中,中国是唯一保持往年进口规模的国家,在肉类产品上甚至有所增长。

科技:新兴领域表现亮眼

近年来,阿根廷也涌现出一批在科技新兴领域表现亮眼的现代化企业。

在2020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上,阿根廷派出了国内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参展,一批在数字经济、航空航天、软件、物流、工业化农业、旅游、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标杆企业收获满满。

2020年,阿根廷国旗首次搭乘中国航天飞船遨游太空,长征五号上印上了阿根廷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的标志;中国提供的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阿根廷的各大交通枢纽,为阿根廷的抗疫提供重要保障;阿总统签署法令,批准2015年签署的《阿中关于空间活动领域合作的框架协定》生效,阿根廷内乌肯深空站为中国发射火星探测器提供支持……科技领域已经成为中阿合作的又一片蓝海。

(二)巴西:中巴基建和能源合作提速升级

在疫情期间,中巴经贸合作势头不减,双边贸易额不降反升。同时,两国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也在提速升级。

中巴能源合作稳步发展

近年来,中巴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逐步推进。巴西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巴西国内需求远远小于开采量,中国主要的能源企业均已进入巴西发展。2015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石油的最大买家。此外,巴西90%的油气资源都在深海,以中海油、中石油为代表的中国能源企业正利用在中下游产业链上的优势,与巴西上游领域深海勘探能力相结合,实现双赢。

博索纳罗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11月上旬,巴西经济部长格德斯表示,2021年底前将出售包括巴西盐下石油公司、巴西电力工程公司在内的多家重要国有公司。这将给在巴中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图片12.jpg

图为2018年8月7日,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二期第九标段项目中方现场施工管理负责人刘年(左)在施工现场指导巴方员工(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中巴着眼加强疫后基建合作

基建合作是中巴双方重点着力的领域之一。2019年10月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访华期间,中巴双方领导人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巴西的“投资伙伴计划”(PPI)以及中巴两国发展政策可以实现对接。

尽管疫情影响了双方的合作进度,但是两国企业之间的对接一直没有中断。中巴基础设施合作在线交流会于2020年7月举办,会上,巴西基础设施部官员详细介绍了巴西重点基建项目规划,并就具体项目运营模式、融资渠道、建设标准等同与会中资企业进行了交流。

图片15.jpg

图为2018年8月27日拍摄的巴西巴拉那瓜港TCP码头堆场扩建工程现场(新华社记者 彭桦 摄)

巴西基础设施部常务副部长马塞洛·桑帕约表示,中国是巴西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双边基建合作基础好、互补性强。巴方正制定新的疫后基建规划和引资政策,希望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当地物流体系重点项目建设。

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遭受严重打击。IMF于10月发布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展望》显示,预计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将萎缩3%,较IMF在同年6月发布的预测值高0.2%,但仍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实际GDP(%)

图片16.png

数据来源:IMF2020年10月预测值

虽然疫情之下,在非洲地区投资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物流交通封锁、企业运行成本上升、施工难度较大等问题,但结合非洲地区的发展远景,后疫情时期,中企在非洲的能源、汽车、电信等重点行业领域仍大有可为。

(一)肯尼亚:倡导绿色能源 中企可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项目

近年来,肯尼亚大力推行绿色能源发展,是非洲地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倡导国之一,地热、风能和太阳能为政府确定的优先发展能源。截至2020年底,地热已取代水力成为该国主要发电来源。

肯尼亚对于发展清洁能源的意愿和决心十分强烈,并已取得不俗成绩。肯尼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9月肯尼亚全国总发电量为9.7251亿千瓦时,其中可再生能源占发电总量的90%以上;具体来看,地热发电占39%,水力发电占36%,风力发电占14%,太阳能发电占0.7%。

中企承建东非最大光伏电站打开肯能源市场

中资与肯尼亚在能源领域合作紧密,其中较为成功的项目为位于肯尼亚加里萨郡的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该光伏发电站由肯尼亚能源部筹建,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与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及培训,是东非最大的光伏电站。该电站于2018年11月成功并入肯尼亚国家电网,于2019年12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2020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左右。

图片17.jpg

图为2019年12月13日拍摄的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新华社记者 谢晗 摄)

肯尼亚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加里萨光伏电站所在的地区地势广阔平坦,人口分布密度较低,半荒漠面积较大,适宜于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发电工程,该项目将有效缓解长期困扰肯尼亚的“电荒”难题。

非洲基建项目需求缺口巨大  PPP模式利好非洲基建

南非标准银行集团亚洲区电力和基础设施副总经理李鹏认为,目前中资企业参与建设的电力和基建项目大多正常运营,但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组织施工难度加大,对项目工期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增加。尽管如此,疫情并不会改变非洲基础设施的根本需求,也不会改变中非投资的长期走向。

此外,投资基建还需注意投资合作模式的选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基建市场虽然比例不高,但却是改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方案,也是中资企业投资的有效模式,由私人投资者和商业银行提供资金修建的独立发电厂(IPP)在许多非洲国家已经十分普遍,在肯尼亚等国家发展尤为积极。

(二)南非:汽车制造业虽遭遇疫情打击  但发展前景可观

一直以来,南非的汽车制造业都是非洲的领头羊。不少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商都在南非建立了汽车生产基地。中国的北汽集团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也在南非设有工厂。南非的汽车生产不仅满足了南非本土消费需求,更辐射了非洲乃至全球市场。

南非的汽车业自2020年以来已陷入萎缩,销售量显著下滑。南非全国汽车制造商协会(Naamsa)公布的南非汽车销售数据显示,南非2020年10月乘用车、皮卡、小巴、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的销售量分别比2019年同期减少33.3%、32.7%、23.4%和18.9%。截至2020年11月,总销量为343276辆,同比下降30.6%。

中国品牌汽车在南非销量逆势增长

中国一汽虽在南非市场深耕已久,然而,疫情期间也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一汽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受封城政策影响,工厂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供货;物流运输不畅,无法正常接收散件和发运设备;公司的正常销售业务无法开展。此外,由于经济下滑,市场对车辆的需求下降,2020年1-10月南非商用车市场容量下滑了20%。同时,客户支付能力变弱、坏账风险增高。

但一汽公司也表示,尽管疫情带来影响,但公司可以通过提升售后服务质量进行弥补。该公司在封城期间利用视频和社交媒体等工具积极与客户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客户困难和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并在2020年实现逆势增长,1-10月累计销售汽车1186辆,销量超过印度塔塔及日本三菱,同比增长25.9%,稳居中国品牌榜首。

投资汽车业需重视本地化及提升客户体验感

后疫情时期,汽车业依旧是拉动南非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投资潜力较大。疫情期间,中企在投资非洲汽车业时,建议通过投资建设本地工厂进行汽车生产加工、雇用本地员工以及推动本地化营销的方式,有效地激发当地活力,做到中非产能合作全产业链、本土化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注重提升售后服务。主动了解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及时有力的服务保障,以最大限度提升客户用车的体验感进而赢得市场。(作者:新华丝路经济分析师何丽丽、李文昕、张歌、汪慕涵、董小涵;参与调研:任芊、郑世波、于帅帅、李洁、闫婧、倪瑞捷、陈威华、丁蕾、荆晶)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副总统:持续扩大坦中两国投资和贸易规模

坦桑尼亚副总统姆潘戈27日表示,今年是坦中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国一直是坦桑尼亚重要战略投资者和贸易伙伴,坦桑尼亚将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坦中两国投资和贸易规模。

中企投建乌兹别克斯坦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由中国能建葛洲坝海外投资有限公司(葛洲坝海投公司)投资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洛奇储能项目25日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乌兹别克斯坦首个开工的外商投资电网侧电化学储能项目成功落地实施。

中肯人士期待两国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

“肯尼亚来华留学生‘一带一路’研讨会”24日在肯首都内罗毕举行,与会人士积极评价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期待两国深化务实合作,造福更多非洲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