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经济特区“阿斯塔纳新城”竣工 多个项目投产

来源:哈通社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1-04 14:50:17

哈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部新闻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20年,经济特区«阿斯塔纳新城»的建设完成,多个大型项目已投入运营。

其中之一是新的ModeX工业模块化建筑工厂,引进该技术使哈萨克斯坦开始采用工业模块化住房建造技术,该技术有助于减少住宅建筑的建造时间,从而显著降低住房成本。目前为止,项目第一阶段已经投产。生产能力为20万平方米。进入第二和第三阶段后,产量将进一步增加。工业模块化住宅建筑通过使用膨胀的粘土混凝土和直接在工厂车间进行作业,在环保方面具有优势。隔热和隔音性能的质量指标是通过双层墙、地板和天花板实现的。这项技术在德国积极用于低层建筑,在新加坡积极用于30-40层的住宅和商业摩天大楼。

该项目还计划在阿拉木图兴建一座类似的工厂。项目负责人表示,阿拉木图是哈国最大的人口集聚区。我们相信,模块化技术将把这一地区的现代化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同样在今年,Barakat Invest公司的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生产厂建设了一个在水泥和石膏基础上生产干混砂浆的车间。该厂现可生产石膏、自流平地面、加气混凝土砌块、瓷砖用胶。该厂产品均使用本国原材料。

此外,« Kerim塑料管»公司也正式投入运营,开始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管,以及聚氨酯泡沫绝缘的金属绝热管。入驻园区的新企业Central Beton每天可生产3000立方米混凝土。

Bolashak公司已开始生产医用口罩。该企业向首都人口提供个人防护产品,并向全哈各地供应口罩。

相关推荐
新疆口岸电商助力中国商品跨境“速达”

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边境口岸城市,霍尔果斯已吸引4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

记者手记丨中亚出租车司机眼里的中国

在中亚国家,记者工作或出差期间经常需要“打的”,而同出租车司机聊天,为记者观察当地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得以管窥当地人对中国、中国制造乃至“中国智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