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疫情后非中将迎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访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奥努纳伊朱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1-06 10:52:46

新华社阿布贾1月6日电(记者郭骏)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4日在阿布贾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非洲和中国的关系建立在长期相互尊重和政治互信的坚实基础上,不会轻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疫情后非中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减贫等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奥努纳伊朱说,过去数十年,非中交流合作让非洲受益匪浅,极大提升了非洲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中关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承前启后、连贯一致的合作机制,没有“冷场”时刻。新年伊始,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开启非洲之旅,延续31年来中国外长新年首访选择非洲的传统,为疫情后非中合作开了好头。

他说,非中合作仍有很大挖掘空间。随着非洲多国新冠疫情出现抬头趋势及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非洲国家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在卫生、基础设施以及减贫等领域支持,以尽快遏制疫情、恢复生产、释放人力资源潜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地区一体化进程提供动能。

奥努纳伊朱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获得中国真诚帮助。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赴华采购抗疫物资、加快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等,同时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率先惠及非洲国家,这些都让非洲国家深感鼓舞。

他表示,巨大的基础设施缺口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是非洲地区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之一,需要国际社会持续支持。近年来,非中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成就尤为突出。中国支持的公路、铁路、电站和港口建设不仅惠及当地就业和民生,还有助于打通国家经济走廊和促进地区联通。

奥努纳伊朱强调,非洲国家重视加强与中国在减贫领域合作。去年11月,中国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宣告中国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贫困并非不可战胜。

他说,贫困是国家发展的最大威胁,结束贫困意味着释放人力资源和市场潜力,可以极大推动社会发展。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庞大但也最贫穷的青年群体,中国的减贫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借鉴。

相关推荐
山东省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智能制造交流会

山东省-日本智能制造交流恳谈会日前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来自中日汽车、装备、物流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及机构的11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贸易投资和项目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向中国援桑医疗队授勋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8月25日在桑给巴尔总统府接见第34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向全体队员授勋、颁发奖章及纪念证书,以表彰他们对桑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

世界需要澜湄合作模式

10年来,澜湄合作机制已成为促进地区和平、理解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尽管国际局势多变,但澜湄合作为成员国在经济、农业、能源、水资源管理合作等领域提供了务实合作机会,缩小了发展差距,创造了平等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