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冬奥筹办擦亮京张冰雪名片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1-11 15:04:26

“冬奥构建的一小时生活圈,使得京张联系更加紧密。冰雪、旅游休闲、体育健身等产业的发展随之而来。”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吕钦告诉记者。从新建场馆按期竣工,到改建场馆完成切换,再到交通基础设施完工,一条北京至河北张家口的“冰雪走廊”日渐显现,让两地人民共享冰雪运动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比赛大厅内已建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水冰转换”完成后,第二期“全民冬奥冰壶体验项目”同期启动。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告诉记者,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冰壶项目的技巧,还有专业人员讲解冰壶运动的起源、冰壶运动精神、中国冰壶项目的发展历史、冰壶比赛规则等。

作为冬奥会标志性建筑的国家速滑馆,享有“冰丝带”的美誉。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告诉记者,国家速滑馆的全冰面设计,在赛后能适应群众性健身的多种需求。冰面采用的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市民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

此外,国家速滑馆在建造过程引入的“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技术,给场馆配备了一颗“智慧大脑”,使速滑馆成为一个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场馆。

在北京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7条雪道从山顶倾斜而下,11条索道、缆车连接起高山滑雪每一个区域。这是国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于德泉表示,延庆赛区不仅能保障赛时需求,也能在赛后实现可持续利用。比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专门利用比较平缓的部分赛段设计了大众体验道;延庆冬奥村未来将作为旅游接待酒店,毗邻的山村西大庄科村被提升改造成了冰雪文化民宿。

在冬奥场馆接连竣工的同时,连通北京市区、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重要交通保障设施已全线建成投用,大幅提升京张两地道路通行能力。便捷高效的交通“大动脉”,将三个赛区紧紧连在一起。

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京张两地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吕钦表示,延庆积极探索“冰雪体育休闲+冰雪体育文化+冰雪体育科技”驱动型发展模式,发展冰雪融合衍生产业,以冰雪体育带动生态、旅游、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板块形成联动发展。

在张家口,具有得天独厚冰雪资源的崇礼同样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目前,崇礼区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服务人员已达3万多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6.81%下降至零。2018年至2020年,张家口全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73项,其中已投产运营26项。这些项目使不少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相关推荐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北京开行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 激发“中国游”活力

登上长城,欣赏雄伟壮丽的景色;沿北京中轴线漫步,感受悠久的中华文明;徜徉于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领略夜间城市魅力……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位旅行商近日齐聚北京,在48小时“发现北京之旅”中深度感受“中国游”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