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南水乡客厅”长啥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今年为你揭晓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1-18 11:12:54

新华社上海1月18日电(记者何欣荣、郭慕清)揭牌一年多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十四五”开局怎么干?近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将聚焦57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制度创新度、项目显示度、民生感受度。其中,备受关注的“江南水乡客厅”将在今年9月底前形成详细规划。

横跨沪苏浙三地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试验田。挂牌一年多来,围绕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区形成了32项具体成果;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4大领域,推进了60个亮点项目;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初步形成了“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的跨域治理新格局。

从“共同推动具体项目”到“共同实施行动计划”,再到“共同制定行为准则”,两省一市对一体化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

“示范区建设没有‘低垂的果实’。来自两省一市的建设者,都是坚定的拓荒者,敢于在无人区里走新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已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示范区还将继续寻求三地“最大公约数”,聚焦57项重点工作。其中,一体化制度创新35项、重点项目建设9项。

比如,位于沪苏浙交界处的“江南水乡客厅”,在去年的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一经提出,就受到各方关注。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的设想,“江南水乡客厅”就是要由三地合力打造一个具有东方意韵的江南庭院、水乡客厅,成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就的集中展示区。

“今年9月底之前,示范区将编制形成水乡客厅的城市设计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提出水乡客厅的开发建设、共建共享机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秘书长、执委会主任马春雷说。

此外,两省一市还要研究建立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统筹使用机制,研究推动一体化示范区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探索建立“揭榜挂帅制”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机制,探索推进一体化示范区科技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研究形成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等等。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轮值理事长樊金龙表示,两省一市将把示范区作为要素循环的重要节点,协力建设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协力推动教育研发、金融人才加速集聚,推动示范区成为集聚高端院所的重要枢纽。

相关推荐
营运线路通达36个国家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稳定开行

2025年1月1日至2月20日,长三角铁路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352列。商品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日化用品等货物通过中欧(中亚)班列源源不断地运往班列沿线国家,为全球经济贸易发展作出新贡献。

长三角地区12345热线工作座谈会在芜湖召开

12月6日,长三角地区12345热线工作座谈会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

长三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京举办

11月2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长三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