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运行启动会在海南琼海博鳌东屿岛举行,标志着这个由住建部和海南省政府共建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区进入了近零碳运行阶段。
2月20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3年度)》正式发布,报告运用大数据及量化分析模型等对此前发布的示范区总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以期进一步提升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四年来,正由过去省际交界的薄弱区域,展现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面貌,“做实一小片、协调一大片、引领一整片”的示范效应不断增强。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四年来,这个过去省际交界的薄弱区域,逐渐展现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面貌。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大同灵丘县榜上有名,成为全国第七批10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一。
优化资源配置、改革破除壁垒、协同赋能创新……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时代赋予京津冀协同发展崭新气象。
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暨2023上合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位于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开幕。
2018年6月,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中国提出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即将迎来挂牌两周年之际,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交出“答卷”:除了深化落地首批32项制度创新成果,示范区还在今年新推出41项制度创新成果、推进65个重大项目,向制度创新“极中极”攀登。
2021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9个重点合作项目签约,旨在共促示范区建设,共助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以张江萧县高科技园为孵化基地、萧县经济开发区为转化基地作为发展主线,搭建高能级服务平台,倾力打造科技服务前沿高地。
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于日前挂网公布。
“平均每天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超18户。”20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下称“山西综改示范区税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区新办涉税市场主体3306户,市场主体倍增跑出“加速度”。
5月2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以视频会形式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
地处福建东北部的宁德福安市,享有“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红茶之都”美誉。今年来,该市坚持全链条、全闭环抓产业,筹划建立全国首个“三茶融合”研究院,打造“三茶融合”示范区。
9月10日,由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上线发布会暨《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经贸法律政策汇编》成果发布”在青岛•上合国际客厅隆重举行。
今年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第二年,作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示范区近日交出2021年“半年卷”。
营口市政府首批批准设置盖州市、鲅鱼圈区建设营口片区协同发展示范区,以制度趋同、平台融通、产业互动为重点,通过“两个联动”“两个构建”不断强化联动试验和产业系统集成创新,探索符合营口定位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2020年初至今,河南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个、总投资172.7亿元,落地项目20个、总投资128.7亿元,初步实现了引来一家企业、落地一个链条的发展目标。
显示 2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