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1风电发展进入“加速提质”新阶段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1-27 10:17:31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20年新能源装机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716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风光新增装机之和约为1.2亿千瓦。从数据来看,新能源获得了大幅度超预期的发展。

“2021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期间,风电行业都会加速提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周健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风电发展迎来“加速度”

现阶段国内更大规模地发展风电、光伏正当时。

周健奇认为,2021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期间,风电会加速度发展。“在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我国风能产业新设企业数量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市场主体大数据平台’上,新设总量接近20.7万户,累计同比增速为13.11%。碳中和目标与《风能北京宣言》发布后,风电行业预计,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十四五’年均增长水平将在50吉瓦以上,明显高于2019年我国风电25.74吉瓦的新增并网装机容量。”

在周健奇看来,2021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期间,风电会更注重高质量发展。首先,我国风电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深化,其中既有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行业内外动力,也有平价上网要求的倒逼压力,最重要的是我国风电行业技术创新实力正在显著提升。其次,我国风电行业能够实现加速度发展离不开国内大市场,今后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包括与其他能源的综合利用、协同利用,但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风电消费需求也将对服务质量形成更高要求,因此全行业的制造体系、服务体系也会随着消费量的拓展而更趋完善。

风电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

在明确的碳中和目标下,风电发展迎来了确定性增长的情况下,风电企业如何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

周健奇认为,风电企业应把握好三点,联合创新、智慧服务、综合示范。具体而言,一是面向市场需求,开展行业上中下游的联合创新,形成相对稳定的国内供应链核心节点创新网络。龙头企业发挥好引领作用,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好核心节点的支撑作用。二是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加强风电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强化多种类电源协同,充分融入能源互联网。三是重视风电综合示范工程,拓展应用场景。新发展阶段的示范重在综合,一方面是风电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是包括风电在内的多类型电力的综合供应服务。

2021年,是国内光伏和陆上风电平价的元年,进一步推动2021年风电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周健奇建议,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市场激励,以稳定的市场预期带动创新资源流向关键“卡脖子”环节;二是强化标准化管理,将质量基础设施(NQI)作为行业市场化治理的重要抓手;三是充分发挥我国风电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四是打好“双循环”发展的市场基础,在开发国内大市场的同时,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电市场。

一位风电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电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是需要更重视标准规范在行业行为中所起的作用,重视国际研究前沿在国内的转化运用(包含标准技术研究与合格评定体系研究)。二是风电企业要更“抱团取暖”,增强风电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包括整个项目的LCOE降低要更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链信息共享;更加注重质量与安全,减少故障和事故对行业的整体伤害。三是要重视第三方的作用,第三方不仅充当检查者角色,更要与产业链“共克时艰”,寻找应对实际开发、运行问题的解决方案,即具有更多共识的程序规则、技术规则。

相关推荐
贝尔金实现范围一和二碳中和 推进消费电子行业环保进程

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贝尔金(Belkin)近日发布《2024年度影响力报告》,宣布公司已在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实现碳中和,标志着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坚定承诺。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实现碳中和目标势在必行,全球需加速构建三大关键合作机制

贺克斌院士指出,近年来,碳排放量的不断攀升使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主要经济体的碳排放量持续增加,海运、空运等行业也逐渐成为重要碳排放源。碳排放不仅引发了全球气候灾害,也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可持续发展蓝皮书在巴库气候大会中国角发布

19日下午,《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4)》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迈向碳中和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实践”主题边会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