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企海外用人规模上升 加速在东道国本地化进程

来源:中国贸易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2-04 10:50:39

2月1日,中国贸易报社中贸国际智库平台与领英中国(LinkedIn)联合编写的《中国企业海外人才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主要分为综述篇、行业篇、市场篇、案例篇、建议篇等部分,从需求、管理和不同行业、市场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对中国企业海外人才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描述、分析和判断,并对未来提升中国企业海外人才战略布局能力提出了建议。

在当前逆全球化潮流、单边主义抬头的影响下,世界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中。白皮书调研显示,海外中企顶住了多重压力,用工节奏并未被疫情打乱,并为东道国稳就业作出贡献。在接受调研的100家企业中,有23%的企业表示,疫情期间保持继续扩大招聘,68%的企业基本保持现有员工数。与此同时,中企也迎来逆周期招聘人才的机遇,为进一步本地化打下基础。

白皮书引用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境外企业员工总数为339.3万人,2018年末为359.5万人,2019年末为374.4万人。与此同时,雇用外方员工占比逐年提高,2017年为50.4%,2018年为52.2%,2019年为60.5%。白皮书调研显示,88%的企业在海外有用人需求,其中有34%的受访企业表示,未来人才需求很大。因此,白皮书认为,中企海外用人规模不断上升,标志着中企国际化程度有所提升,中企出海阶段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加速了在东道国的本地化进程。

白皮书显示,海外中企日益重视人才发展。目前,已有超半数企业(66%)制定了专门的海外人才战略,并体现出对海外人才投入较高、海外人才配置方式多元化、海外人才招聘渠道多元化、重视打造海外雇主品牌等方面特征。

白皮书显示,中企海外人才在构成方面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企业海外员工占比较低,企业海外国际(非中国籍)人才占比较低,企业海外中高端人才占比较低。此外,人才能力甄别困难成为海外人才招聘的最大难点,提升跨文化融合能力是海外人才管理的第一难题,签证政策变化是海外中企用人的第一大风险。这表明,海外中企本土化能力有待提升,急需建立或完善适应当地的人力资源系统。

白皮书为企业未来人才发展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出海目标、提升战略文化格局、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建立海内外互通人才库、做好人才本地化工作、用好华人华侨、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专业团队等等。

相关推荐
外交部:美国将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拒之门外 损害的是美国自身

针对白宫网站2月21日发布投资政策备忘录重点进一步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美方发布的有关备忘录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列为外国对手,采取各种歧视性举措强化对华双向投资限制,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新华社经济随笔:新春出海“忙”里的信心与期待

人勤春来早。乙巳蛇年,节日氛围尚未散去,中国贸促会组织的企业家“新春出海首团”已开启赴哈萨克斯坦之行。记者随团采访,在依旧寒冷的哈萨克斯坦感受到两国经贸合作的融融暖意,更感受到各方对开放合作、共创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中国经济数据观丨“中国经济问答”系列之七:中国企业“走出去”怎么看?

中国制造走进世界各地百姓生活,中华美食飘香海外餐桌,中国设计持续全球“圈粉”,中国工程共筑美好世界......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勇敢“走出去”,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融交汇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