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蚌埠:立抓早春田管 奠定夏粮丰收基础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1-02-26 09:44:03

安徽蚌埠市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小麦是蚌埠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今年春节,气温较往常偏高3到5度,438万亩田间小麦旺长。春节刚过,全市400多名农机人员包村进户,369个农机社会化组织与农民一起,立即展开早春田管,科技春耕,为今年午季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蚌埠市怀远县西部的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3.5万亩的麦田正在进行紧张的春耕。近日,农场农业科研中心的科技人员对麦田进行了测土,根据测土检测的结果提出配方施肥方案,农场的20多台大型植保机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方案,进行除草防病杀虫作业。一台植保机双翼翼展可达30米,一天完成1000亩麦田植保作业。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农业科研中心负责人邵芳荣说:“虫害主要是小麦红蜘蛛和蚜虫,主要是把今年小麦的生产再提高一步,去年最高产量,到达了680公斤一亩,准备今年提高到700公斤到720公斤一亩”。

大型植保机在田间作业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这让研发、生产、推广优质粮食原种的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倍感振奋。

植保机与无人机联合作业

种子是“农业芯片”,农业发展,种子先行,优质良种是粮食高产稳产优产的基础。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3.5万亩耕地生产的全部是优质小麦良种,每年向社会提供小麦、水稻、玉米良种原种2000万公斤,良种覆盖苏鲁豫皖地区200万亩以上。与此同时,农场农业技术在周边乡镇推广应用40万亩,推行“五统一”模式,即,统一品种布局、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重大农艺措施、统一订单销售,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农场周边40万亩耕地每年每亩节本增效近200元。

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农业科研中心负责人邵芳荣介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到“一场三镇”,就是以龙亢农场为中心,包括怀远县龙亢镇、河溜镇和徐圩乡,就是农业技术这块一般我们都要去进行指导”。

小麦是中国人的主粮,今年蚌埠市小麦种植面积438万亩,根据苗情监测,今年全市小麦适期播种面积大,出苗质量好,当前小麦生长总体较好。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孙善军说:“现在的苗情情况,属于一类苗和二类苗加在一起占到80%以上,三类苗在百分之十几,整体的苗情好于往年6.6个百分点以上”。

由于春节期间气温高,光照强,病虫草害偏重发生,麦苗出现旺长,还存在倒春寒的风险。蚌埠市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400多人,包村联户指导到人,立即展开早春田管,全市369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机人员和农民一起,大田除草防病治虫、麦苗控旺促壮防倒、普遍追施拔节肥、密切关注预防倒春寒、清沟沥水防止渍害,为今年午季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江志勇 张小枫)

相关推荐
安徽蚌埠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精准发力促就业

2023年12月开始,蚌埠市人社部门创新方法、精准服务,深入开展服务劳动者求职和企业用工的“春风行动”。

安徽蚌埠:创新运用开发EOD模式 打造淮河生态综合治理样板

近年来,蚌埠借鉴和运用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实施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靓淮河”工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实现经济效益、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增值,用绿色发展为淮河流域城市治理,树立了一个新样本。

安徽五蒙高速沱湖特大桥盖梁施工圆满结束

1月29日下午,五蒙高速施工现场再传捷报。随着沱湖特大桥51号左幅盖梁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顺利完成全部盖梁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