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滁州: “三链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1-03-01 16:10:38

2020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通过培育提技、招募留才、发挥技能等方式,建强乡土人才队伍,打造乡村“人才链”,播好乡村人才“金种子”,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完善“新农民”培育链。持续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激励等政策体系,大力推行“涉农企业下单、培训机构出单、农民个人选单、政府出资买单”模式,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及职业农民3211名,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350名;建立涵盖种养植(殖)、农产品加工及农村电商等行业“农村实用人才库”,目前入库各类人才达1300余名。

拉长“乡秀才”引进链。持续组织“三支一扶”人才招募工作,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立足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累计招募982名,其中520余名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永久”牌乡村人才;推动人才招聘向基层一线倾斜,2020年累计招聘各类专业人才3985名;深入开展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认定及评价工作,建立专门名录库,现有在库人才125名,累计帮助1586户增收1000余万元。

拓宽“土专家”服务链。充分发挥1273名乡村农业技术员作用,与5272户科技示范户建立“点对点”培训指导及服务关系,每年开展培训指导不少于10次,2020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8万余次,并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3226户;主动融入长三角农业发展一体化,借鉴域内先进地区做法,建立全市全面融入长三角农业专家库,目前已遴选农村发展、特色种殖业、畜牧业、水产、土壤等类专家30名。 (卢廉 叶传龙)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