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以优秀艺术作品助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志兰 2021-03-08 17:28:20

新华丝路北京3月8日电(张璐曦、刘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在做客新华丝路会客厅时表示,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思想。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希望更多优秀的文艺创作走出海外,让中外文化以更多元的方式在交融中绽放光彩。

中国国家话剧院通过多元的文艺创作,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和自信飞扬的神韵丰采,在推进民心相通、促进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田沁鑫介绍,为讲述好“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并推出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戏剧作品。比如话剧《行者无疆》就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展示了包容开放的敦煌文化以及精神内涵。该剧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爱丁堡戏剧节进行展演,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喜爱,对于推广中国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作为一个文艺创作主体,有责任将中国文化以戏剧的方式呈现给海内外的观众。在开展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田沁鑫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田沁鑫介绍,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近期共同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戏剧用更加多元的文化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中国典籍思想中的光芒。

“我们希望用更多样的形式将《典籍里的中国》推广到海外,让更多国外观众能够观看。优秀的文艺创作也使我们有了推广中国文化、认识更多朋友的机会。”田沁鑫说。

对于如何加强文化交流互鉴,田沁鑫表示,应该着力将线下交流和线上交流结合起来。一是通过传统的戏剧节、音乐节等载体,深入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互学互鉴。二是利用数字化便利,推广普及线上交流。打造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的文化交流平台,更好地助力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互鉴。

随着北京城市化改造的推进,前门东区重新成为“京味儿”文化的代表性区域,如何以戏剧艺术“点亮”前门东区,是许多文艺工作者考虑的重点。田沁鑫表示,今年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她带来的提案中就包括以优秀文化艺术带动北京前门东区改造。她说,希望能够将优秀的国际戏剧节引入前门东区,将文化创意、戏剧创作和数字化演播融合起来,形成线下演出和线上演播共荣的文艺新样态。

“我们希望通过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展演,来带动文化街区的发展,让更多的国际友人关注中国。”田沁鑫说。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这场宣介,让中外企业更好读懂中国两会

3月16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主办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宣介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与150多家中外企业代表面对面。

两会现场速递|以实招硬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五部门主要负责人回应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2个多小时里,面对16位记者的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5部门主要负责人,回应经济热点,详解政策走向。

国际纵横谈|倾听拔节成长的声音——世界关注两会感受中国经济前行动力

在“两会时间”里,世界更清晰地听到中国经济拔节成长的声音,感受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动力,增强合作共赢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