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无为市陡沟镇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抓产业发展、抓生态宜居、抓基层善治,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转换衔接,确保十四五开局迈准迈稳。
强产业,锻长板,筑乡村振兴之基
陡沟镇拥有6万亩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基础,但稻虾综合种养主体长期“各自为战”,无法形成产业优势。2020年,陡沟镇探索成立了稻虾综合种养科技联盟和无为陡沟绿色高效稻虾产业联合体,通过“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模式,培养从事稻虾综合种养的经营主体近800个,建立百亩以上种养基地100多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造血”。2020年,陡沟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标,基本消除空壳村、薄弱村。今年以来,陡沟镇依托龙头企业安徽蓝田农业集团申报创建无为市陡沟鼋虾水都小镇,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条,探索打造集龟鳖综合种养、水产精深加工、文化体验旅游等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明导向,促长效,增乡村振兴之颜
家禽散养、乱堆乱放、生活垃圾、无功能建筑等问题长期掣肘农村人居环境。针对这些问题,陡沟镇2020年将农村环境整治与基本农田改造、全域土地整治、农村新能源开发等项目一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集聚效应,切实改善村容村貌。2021年入春以来,以“宜居”为导向稳步有序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提升工程,组织各村(社区)对往年创建的39个示范带、60个示范点进行绿化提升,结合村庄特点和地形地貌,选取不同树种种植,做到“一村一树,一村一景”,同时,以美丽乡村长效管护为抓手,分别在刘东村、贵山村两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立美丽乡村中心村理事会,定期对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开展巡查,公共空间由行政村开发公益性岗位,筹措设备集中统一清理,房前屋后由理事会监督村民开展“三包”,奏响全民共建共享“大合唱”。
抓善治,树新风,塑乡村振兴之魂
陡沟镇还在红星村推行乡村治理试点,突出“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建立健全“三治融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在线下,发挥村民组长、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群体作用,将这类人群作为干群沟通的“中转站”,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积极举办乡贤大会、返乡乡友会,鼓励乡土精英投身乡村治理;在线上,建立自然村微信群,大力宣传网络监督平台,消除因误解误传出现的一些流言蜚语,畅通民意收集渠道。2021年,红星村被评为芜湖市“乡村治理示范村”。大力推进凤凰桥社区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传统文化内核,丰富17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内涵,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凤凰桥样本”入选无为市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评活动,积极选树“道德模范”“陡沟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各类“最美”人物,引导群众修身养德、向上向善。(吕叶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