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印媒称中国脱贫经验值得印度借鉴

来源:参考消息、《印度快报》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1-03-25 10:27:06

《印度快报》网站3月19日发表牛津大学经济学家萨尔塔克·阿格拉沃尔题为《中国的经验》的文章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声称已经消除了极端贫困。这兑现了中共5年前作出的到2020年使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承诺。自1978年以来,市场驱动的改革推动中国获得了如今的主导地位,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有8亿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无人能够企及。

尽管成功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多年时间里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直到2012年,仍有大约1亿中国人处于贫困状态。他们大多集中在西部农村,生活在艰苦条件中,或者面临着无法克服的身心残疾。

然而,2020年11月,中国最后几个贫困县告别极端贫困,正好赶上中共今年的百年华诞。

有趣的是,在纳伦德拉·莫迪总理的领导下,印度也把消除贫困作为其工作议程的核心内容。

2013年,精准扶贫成为中国政府的口号,要求地方官员为贫困家庭制订专门的扶贫计划。后来,政府把提供资产、补贴和提高技能相结合,为扶贫计划注入活力。这些计划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定期的精细数据收集——这个体系使首都的高级官员能够监测全国各地单个家庭的脱贫进展情况。

北京还通过对贫困户进行搬迁来迅速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官员们认为,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降低了村民的收入,而且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过高。为了帮助家庭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搬迁行动,将贫困人口搬迁到附近的城镇,并安置到新的住房中。2016-2020年间,有近1000万人以这种方式被安置。

中国还同时实施了一项临时聘用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的计划,这项计划既受欢迎,又有效。来自香港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济学家发现,中国地方官僚体系中这些年轻的加入者帮助减少了腐败,加快了消除贫困的速度。

从历史上看,消除贫困的成果大多来自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推出的取消集体制的做法,这促使农民增加产出。而除了农业领域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之外,中国的平均主义——与印度相比,中国的土地分配要平等得多——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北京在5年时间里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精准扶贫。显然,一个规模高达1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所能负担的支出使最近这一成功变为可能,这凸显了一个被反复提到的观点,即在经济发展停滞的国家消除贫困是一种幻想。

中国消除贫困的倡议中,一些看似平常的举动,比如分散式规划、官僚体系改革和及时收集数据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利用大量资金来实现一个全国关注的目标也是如此——这个国家中每一个相对富裕的城市、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都被配以一个贫困地区,帮助后者脱贫。

我们不应该像西方一些人那样对中国的成就不以为然,而应该向他们学习,并把他们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一些好方法与我们的想法结合起来。

相关推荐
中国经验“落地”巴西利亚科技园

承载着“巴西心脏革命”重任的巴西利亚Biotic科技园,在规划初创期曾不远万里东方“取经”,学习中国经验,而在如今的扩围阶段,也热切期盼来自中国的高新科技投资能驱动园区加速成长。

非媒: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助力非洲脱贫

中方呼吁尼日利亚利用数字经济来消除贫困。中方还呼吁加强合作,以解决消费者保护、身份验证、数据本地化、跨境数据流、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等问题。

通讯:非洲青年数字创新背后的“中国经验”

“中国是我们非常好的伙伴,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愿意了解并帮助我们成长。”乌干达青年企业家迪莉娅21日在参加非洲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首期“数字创新和跨境电商”训练营后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