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科学家发起“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3-31 11:29:46

这个3月,北京连续两次出现沙尘天气。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干旱区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已经超出这一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然而,目前针对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与试验数据相对缺乏,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防治办法。

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学者牵头发起“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DEP),并于29日发布《全球干旱生态系统科学计划》中文版。中国科学院院士、Global-DEP发起人之一傅伯杰表示,Global-DEP有两个总体目标,一是提高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响应的系统认识,二是推动制定增强干旱生态系统恢复力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发展路径。

干旱区占到地球陆地面积的41%,支撑着全球约40%的人口,拥有全球约1/3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为28%的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干旱区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稀疏草原、灌丛、草地和荒漠等,由于缺水,干旱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对极端气候事件和人类活动干扰极为敏感,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生计的可持续性带来很多挑战。

傅伯杰介绍,2017年8月,中科院启动了Global-DEP培育专项,目前设立4个主题工作组、5个区域工作组和秘书处,由国内外科学家共同参与。经过3年多的调查和讨论,Global-DEP工作组共同完成论文《全球干旱生态系统科学计划》中文版,主要阐释全球旱地社会-生态系统概念框架、科学计划的主题研究领域和组织架构。论文还提出设立亚洲、地中海、非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典型研究区,旨在将全球从事干旱区研究的科学家联合起来,为全球干旱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提供方法论和路线图。

Global-DEP希望在2021年完成全球范围内的磋商活动,并正式启动其科学计划。目前,项目已在“全球土地计划”的支持下设立了特别工作组,并争取纳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首批科学研究计划,引领全球干旱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

相关推荐
山东省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智能制造交流会

山东省-日本智能制造交流恳谈会日前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来自中日汽车、装备、物流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及机构的11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贸易投资和项目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向中国援桑医疗队授勋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8月25日在桑给巴尔总统府接见第34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向全体队员授勋、颁发奖章及纪念证书,以表彰他们对桑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称赞中坦合作成果显著

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1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出席东非商贸物流中心开业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