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媒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加速逼近美国

来源:参考消息、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1-04-07 14:56:39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4月1日发表题为《中国加速增长,经济数据逼近美国》的文章称,随着经济加速增长,北京进一步加快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领导者角色的步伐,并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

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高出2月1.3个百分点,结束了自去年12月以来的回落趋势;服务业更是强劲反弹。

由此,北京又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年份,尽管这一增长趋势自去年10月以来有所放缓。从新发布的数据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上升2个和2.1个百分点至53.9和53.6,且高于春节前1月的水平,表明制造业生产和需求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与此同时,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50.1,略高于荣枯分界线,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较上月略有增加。

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指出,与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去年同期相比,中国2021年前几个月的经济活动有所反弹,但他也对这一增长趋势能否长期维持表示怀疑。他表示:“我们不确定这样的增长率能否长期维持。随着服务业活动的恢复,复苏增长的空间将变小。”他指出,中国当前的出口强度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会有所减弱,因为新冠疫苗可以使全球消费模式回归正常状态。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中国经济规模日益接近美国。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冠病毒造成的影响加剧了这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据估计,未来5年内,中国将成功坐上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宝座。

野村证券公司曾预测,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而中国去年取得的进步促使该公司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结果,将这一时间提前至2028年。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而美元不断失去动力,那么这一时刻最早可能在2026年来临。

野村证券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打击要比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打击大得多”。报告强调,时间会证明一切,“在我们看来,中国很可能在2026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事实上,美国和中国在经济规模上的差距在2020年缩小了近万亿美元,美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录得二战结束以来的最差数据,同比萎缩3.5%。

拜登及其经济团队已经做好投入空前公共开支的准备,这么做不仅可以规避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此前所说的“更长和更痛苦的衰退”,还可以遏制亚洲巨人势不可挡的前进脚步。拜登政府此前的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已获批,近日又推出规模高达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尽管尚不确定后者是否会获批,但白宫最近的一系列举措促使主要投资机构上调了对美国增长的预期。摩根士丹利预测美国今年GDP增速可达7.3%,富国证券公司则预测增速为6.4%。

相关推荐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巴西及世界创造了重要发展机遇——访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马科斯·皮雷斯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马科斯·皮雷斯日前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在当前美国成为全球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巴西及世界创造了重要发展机遇。他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投资来源。

巴西专家: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巴西因斯珀教育研究所经济学教授罗伯托·杜马斯近日接受采访表示,中国承办本届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意义重大,体现出其在全球议题中,尤其是在绿色发展和经济稳定方面日益凸显的关键作用。

5%左右的目标“能够实现”:夏季达沃斯论坛嘉宾看好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

面对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怎么了”成为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受访嘉宾普遍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来自中国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注入信心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