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媒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加速逼近美国

来源:参考消息、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1-04-07 14:56:39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4月1日发表题为《中国加速增长,经济数据逼近美国》的文章称,随着经济加速增长,北京进一步加快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领导者角色的步伐,并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

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高出2月1.3个百分点,结束了自去年12月以来的回落趋势;服务业更是强劲反弹。

由此,北京又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年份,尽管这一增长趋势自去年10月以来有所放缓。从新发布的数据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上升2个和2.1个百分点至53.9和53.6,且高于春节前1月的水平,表明制造业生产和需求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与此同时,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50.1,略高于荣枯分界线,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较上月略有增加。

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指出,与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去年同期相比,中国2021年前几个月的经济活动有所反弹,但他也对这一增长趋势能否长期维持表示怀疑。他表示:“我们不确定这样的增长率能否长期维持。随着服务业活动的恢复,复苏增长的空间将变小。”他指出,中国当前的出口强度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会有所减弱,因为新冠疫苗可以使全球消费模式回归正常状态。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中国经济规模日益接近美国。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冠病毒造成的影响加剧了这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据估计,未来5年内,中国将成功坐上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宝座。

野村证券公司曾预测,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而中国去年取得的进步促使该公司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结果,将这一时间提前至2028年。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而美元不断失去动力,那么这一时刻最早可能在2026年来临。

野村证券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打击要比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打击大得多”。报告强调,时间会证明一切,“在我们看来,中国很可能在2026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事实上,美国和中国在经济规模上的差距在2020年缩小了近万亿美元,美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录得二战结束以来的最差数据,同比萎缩3.5%。

拜登及其经济团队已经做好投入空前公共开支的准备,这么做不仅可以规避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此前所说的“更长和更痛苦的衰退”,还可以遏制亚洲巨人势不可挡的前进脚步。拜登政府此前的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已获批,近日又推出规模高达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尽管尚不确定后者是否会获批,但白宫最近的一系列举措促使主要投资机构上调了对美国增长的预期。摩根士丹利预测美国今年GDP增速可达7.3%,富国证券公司则预测增速为6.4%。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