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取得多个新突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4-07 16:35:18

新华社海口4月7日电(记者严钰景)首个利用乐城真实世界数据获批注册的治疗肺癌特效进口药国内上市;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国际创新药械交流转换中心竣工即将投入使用;与伦敦国王学院医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亚洲首个独立运营肝脏中心……

今年以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制度集成创新,取得多个新突破,不断推动国际先进医疗资源与国内健康需求有效衔接,加快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海外就医者达数十万人次,其中60%以上属于各类癌症病患者。海外就医交通、住宿等成本高企,疫情发生以来,出国看病更加困难。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作为我国医疗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低碳生态社区和国际组织聚集地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试验区。除了被赋予“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四个特许政策外,先行区还拥有真实世界数据试点等一系列特殊政策。

目前,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经与世界排名前30强的药械企业中的五分之四建立了直接合作关系,在园区内使用未在国内上市的抗肿瘤和罕见病药械已达135种,其中不乏全球首例应用的创新产品。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局长顾刚表示,近年,先行区不仅推动初步实现了药品和器械与国际同步使用,还有超过300种国际创新药械在园区内常年展览,向着实现药品、装备、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不断迈进。

国际先进药械企业和医疗机构不断进驻园区的同时,人才聚集效应也进一步凸显。截至2020年底,先行区已引进签约院士团队51个,设立13个院士工作站,引进各类人才1772人。以耳科和眼科两个领域为例,截至2021年2月,先行区共完成500例特许进口人工耳蜗和500例特许进口眼科药械使用,均由国内顶尖专家完成手术。

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到乐城寻找希望。2020年,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数8.39万人,同比增长11.87%。

为有效缓解用“特药”难费用高问题,先行区于2020年8月推出一款境内外抗癌和罕见病的特种药品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产品——“全球特药险”,涵盖49种国内未上市药物和21种国内社保外抗癌新药,覆盖了肝癌、乳腺癌、白血病等35种国内常见癌症。该保险以几十元的超低保费、百万元赔付额度、就诊理赔全流程服务等亮点热卖,目前参保人数已有170多万。

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李姓患者,因罹患肺腺癌需要使用一款进口药,一支120毫克的注射液自费价格高达6066元,一年大约需花费55万元。因其先前购买了29元海南版特药险,55万元的药费得到全部赔付。

顾刚表示,先行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能惠及更多患者的“希望之城”,提供高性价比医疗。即将有60余家国际创新药械厂商的近千种最新药械产品在乐城展出,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更具竞争力。力争“十四五”期间吸引海外就医回流50万人次,不出国诊疗150万人次。

相关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精准惠企送春风 纾困解难助发展——2025年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始终坚持推进海南自贸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于2025年3月至5月组织辖内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

自贸港上的法治引擎: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海南样本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