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称中国“双循环”将深刻影响世界

来源:参考消息、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1-04-08 14:53:52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3月21日发表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莱昂纳德题为《新的中国冲击》的文章称,中国的新战略把重点放在“双循环”概念上。在这个听上去很专业的说法背后,隐藏着一种可能改变全球经济秩序的想法。中国将不再作为一个通过贸易和投资与世界联系的单一经济体运转,而正在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双叉经济体。一个领域(“外循环”)将保持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接触,但它的光辉将逐渐被另一个领域(“内循环”)所掩盖,后者将培育内需、资本和思想。

“双循环”的目的是让中国变得更加自立。在此前让中国的发展建立在出口导向型增长的基础上之后,决策者们正试图实现中国供应链的多元化,以便使自己能够在不受美国霸凌的同时获取技术秘诀。通过这么做,中国还将寻求使其他国家更加依赖于自己,从而把自己的对外经济联系转化为全球政治力量。

转向“双循环”战略将引出新的“中国冲击”忧惧,其影响可能令曾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袭击西方经济体的第一次忧惧相形见绌。

西方政治阶层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这种“中国冲击”,因为他们曾信奉“互惠接触”战略,即认为西方消费者可以获益于低成本的中国出口商品,而西方公司则将通过开发中国巨大的市场而受益于其经济增长。人们以为,这些动态将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和社会。但是这一臆想并未得到证实。

新的“中国冲击”对西方的影响将与第一次有根本差异。首先,“双循环”战略将影响经济和社会的不同部分。目的不是让传统行业遭遇危险,而是主宰尖端行业,并与伦敦金融城的法律和金融公司、巴登-符腾堡的汽车厂商以及瑞典的生物技术公司展开竞争。

这场冲击将不会止步于此。今天最主要的地缘政治较量不只是关于施行全球规则,而是关于谁将制定这些规则。西方以前曾竭力确保中国遵守其制定的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架构,而现在中国也在寻求制定和施行这样的规则。

此外,今天的竞争性紧张不再局限于西方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济联系网络,因此它将毫不犹豫地利用这些渠道输出中国标准和政府补贴模式。

新的“中国冲击”的含义之一是,有关数据、研发和标准的新规则将迫使西方知名公司形成中国特色,除非它们彻底撤出中国。

不用说,新的“中国冲击”将需要一套不同于先前冲击的应对之策。西方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尝试改变中国或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而是必须改变自己,尤其是通过制定刺激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产业和投资政策。为了确保自己的经济“领头羊”企业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果,西方国家必须确立有关隐私、数据保护、碳定价及其他问题的共同标准。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