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去年北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321.49亿美元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4-15 10:18:32

2020年,北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21.48亿美元,其中出口150.04亿美元、进口171.44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东盟在北京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65家,实际投资46.3亿美元;北京市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22亿美元。

这是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在13日举行的“北京·东盟投资合作日”活动上介绍的。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进程。30年来,中国和东盟双方经济融合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北京与东盟各国交往密切,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闫立刚表示,北京与雅加达、曼谷、河内、万象以及金边等都是友好城市,双方在经贸、科技、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交往频繁,取得了惠及双方人民的丰硕成果,也为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他指出,北京与东盟经贸投资合作保持良好势头,展现了坚实的基础和发展潜力。2020年,北京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21.48亿美元,其中出口150.04亿美元、进口171.44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东盟在北京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65家,实际投资46.3亿美元;北京市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22亿美元。

“随着北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京新设东盟企业名单不断增长。”闫立刚表示,近年来,泰国正大公司、红牛公司、新加坡康宁公司、老挝永珍商行等都纷纷选择落户北京。众多北京企业也通过投资、承包工程等方式参与了东盟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矿业、电力等领域合作:北京城建承包印尼高速公路五标段项目、中农国际老挝钾盐项目运营平稳;泛海控股投资建设的印度尼西亚工业园165兆瓦火力发电机组项目、京首创收购的新加坡ECO工业环境工程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闫立刚指出,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正在增加。新形势下,北京将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务实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北京与东盟各国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他提到,除了基础设施、能源等传统领域,北京“两区”建设着力推动科技、金融、教育、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医疗、数字经济、航空服务、专业服务等九大重点领域突破性改革任务取得实效,进一步吸引东盟国家企业来京投资兴业,鼓励有实力的北京企业赴东盟参与新兴产业投资合作。在拓展北京企业发展空间的同时,推动东盟国家高新技术、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实现双方深度对接和更广融合。

去年10月,北京市商务局正式上线“京企‘走出去’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北京市企业“走出去”提供资讯、政务、金融、商务等综合服务。闫立刚表示,欢迎东盟相关商协会等机构关注该系统,共同助力双方投资合作迈上更高台阶。

今年9月,北京将举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闫立刚称,欢迎东盟各国驻华使节、商协会及企业关注服贸会、参与服贸会,通过服贸会平台,拓展合作空间,推动双边服务贸易蓬勃发展。

相关推荐
2025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共商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

9月15日,以“数智赋能 文化传承 推动中国—东盟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在广西桂林举行。

中国服贸会汇聚共赢发展的全球和声

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本届服贸会10日在北京启幕,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展厅外,各色旗帜飘扬在首钢园的钢铁森林间;展厅内,世界各地的展品琳琅满目。一幅全球携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图景正生动展开。

与会嘉宾:聚焦共建“一带一路” 东盟发展合作展现新机遇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10日-1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在以“东盟发展合作新机遇”为题的主论坛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东盟市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