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菲服装行业2021年或将损失6亿美元外贸订单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4-27 10:16:48

据菲律宾《商业镜报》4月26日报道,如果严格的社区隔离措施一直未能放宽,菲服装出口或将面临6亿美元的订单损失,主要是因为相关隔离措施严重拖累了物流效率。

菲律宾国外采购商协会(Fobap)表示,如果物流延迟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菲服装业在2021年将仅能实现年收入目标(15-20亿美元)的60%-70%。换言之,按15亿美元的目标下限测算,最高损失或达6亿美元。

Fobap主席杨解释说,菲服装出口的物流延迟已达一个月之久,有时甚至长达45天。受集装箱供需不平衡影响,物流延迟问题已对菲外贸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原材料进口面临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马尼拉港及其他港口进口货物的通关效率也受到影响。此外,在严格的社区隔离措施之下,工厂工人和后勤保障不足也使服装出口行业雪上加霜。加之菲政府实施居家办公和在岗办公轮换制度,获得相关出口证件等公文的时间也变得延长。

尽管目前还没有看到哪个厂家倒闭,但菲服装出口行业已呈现出紧缩趋势。疫情发生以来,制衣厂一直在降低生产规模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杨表示,目前服装出口行业通过调整生产流程,目前已降低了30%的产能。

如果买家不接受延误,制造商只能空运发货。但从长远看,在成本上很难持续。因为空运成本是海运成本的10到15倍。杨解释说,每件衬衫的空运成本为2美元,已高于1.5美元的售价。目前,一些Fobap成员愿意以低于合同价的价格向店铺供货,仅是为了让店铺能够延长相关货品在货柜的出售时间。

杨进一步指出,如果菲纺织业能够有所发展,服装业的供应链也将受益。因为纺织业的振兴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为国家创造更多收入。“如果政府能够听取我们关于振兴纺织业的建议,那么我们在很久以前就能解决供应链受限的问题。纺织业是制衣业的基石,但菲律宾没有纺织业。棉布和商用织物的大型制造商大约在二十年前就倒闭了。如今,菲每年必须从中、韩等国进口价值约5亿美元的纺织品,而运输时间一般需要30天。但如果菲本地有供应商的话,就不必耗时如此之久。如果这笔钱能留在菲律宾的话,对菲的就业创造、收入增长的贡献也是很可观的。”杨说道。

杨呼吁菲政府能效仿越南和印度那样,通过采取扩大补贴政策等激励措施,助力菲振兴纺织业。据Fobap估计,菲服装业2020年收入约为8-9亿美元,而2019年则接近10亿美元。

相关推荐
华泰保险经纪联合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为菲律宾某150MW电站项目提供全周期风险保障

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近日联合中国“一带一路” 再保险共同体,成功为中国某大型能源建设企业承建的菲律宾某150MW电站项目定制全周期保险保障方案。

全球瞭望丨菲律宾《马尼拉时报》:中国高质量发展为全球作出重要贡献

菲律宾学者安娜·马林多格-黄日前在《马尼拉时报》发表题为《为什么中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的文章,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全球贸易、创新和区域一体化。

2024印尼·菲律宾·中国福建(泉州)电视周在印尼雅加达启动

2024印尼·菲律宾·中国福建(泉州)电视周14日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电视文化的传播深化三国人民的友谊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