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键美颜!“基建狂魔”书写“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答卷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5-18 11:06:53

三十四年的农村房“摇身一变”成为了白墙黛瓦的江南庭院,百年老宅被创意改造成了村史馆,浑浊零乱的小河浜打通梳理后清澈见底,青石板、栈桥、流水、磨盘等农家本色点缀着鲜活的乡村景色......通过推广绿色示范项目,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也做到了让环境“一键美颜”,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交了一份“中交方案”。

走进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随处可见小桥流水、青砖绿瓦。星罗棋布般置于村落的各种景观小品,是由村民废弃的水缸、磨盘等“化身”而来;村里拆房子留下的瓦片,在被一块块清洗干净并进行防水处理后,叠合成波浪的形状嵌成了新建的桥栏;而村民房子上的青砖,则被用在了村里的百年老宅“三治堂”上。

作为最早开展绿色示范项目推广工作的央企,中交集团在践行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吴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是上海市首批规划的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作为承建方,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上航局)于2018年9月进入吴房村一期项目,并于2019年6月率先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改建签约数从最初的17户增加到61户,基本实现全覆盖。

然而项目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当时的吴房村建设可以说非常复杂,农林水田路桥房,同一个工程中包含了市政、房建、水利、景观绿化等多种专业项目,涉及的施工工艺几乎涵盖了资质证书上所有的施工内容。” 中交上航局吴房村项目经理曹峥介绍道。如何与村民和谐共建,如何与环境和谐共生,对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大挑战。

建设期间,中交上航局坚持“以水为脉、以田为底、以林为肌、以路为骨、以人为本”,承担了吴房村房屋改建、道路桥梁、河道疏浚、景观绿化及管网管路等的建设,将古老破旧村落建设成为带有乡愁记忆的江南水乡桃花村。在对吴房村“农、林、水、田、路、桥、房”的重构中,项目团队不仅充分考虑民风民俗,还将吴房村三百多年的文化融入了设计理念。“我们坚持少砍一棵树,少拆一幢房,多花一分心,多付一份爱。”项目总工刘洋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理念。项目团队在不破坏原有生态肌理的前提下,在村里百年老榉树旁的竹林里开辟出了一条环形步道,让人流连忘返。

为了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号召,项目团队根据现场实际需求,结合乡村振兴建设特点,将房屋、道路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料进行综合处置后,作为道路路基换填所使用的二灰材料的替换。综合处置后的建筑废料不仅满足道路路基的级配要求,还大大提高了乡村道路的承载能力,让乡村道路也可以满足货运汽车的运输要求,成功地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2020年3月,吴房村二期项目也顺利竣工。“绿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这副美丽的青溪画卷,既是中交集团书写“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答卷的生动一页,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有力注解。

“从吴房村这幅靓丽的图卷起笔,上航局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应用和辐射于江苏、福建、深圳等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建设。”中交上航局党委书记霍胜勇表示,更多绿色画卷会在祖国各地徐徐铺开。

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中国已经制定了“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交人义不容辞、使命必达。”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刘翔表示,中交集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融入到工程建造和产品制造的方方面面,打造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全生命周期减碳模式,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固废处理、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业务。

“十三五”期间,中交集团单位收入能源单耗下降超20%,清洁能源占比提高5%,近百个项目获得国内国际节能环保奖项。未来,集团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企业发展布局,努力探索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案。

相关推荐
贝尔金实现范围一和二碳中和 推进消费电子行业环保进程

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贝尔金(Belkin)近日发布《2024年度影响力报告》,宣布公司已在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实现碳中和,标志着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坚定承诺。

海南第一长隧单向掘进突破2000米

近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参建的海南省第一长隧——什运至白沙高速公路鹦哥岭特长隧道传来喜讯,其出口左洞掘进成功突破2000米,标志着该隧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实现碳中和目标势在必行,全球需加速构建三大关键合作机制

贺克斌院士指出,近年来,碳排放量的不断攀升使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主要经济体的碳排放量持续增加,海运、空运等行业也逐渐成为重要碳排放源。碳排放不仅引发了全球气候灾害,也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