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文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今年的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有望达到创纪录的规模,而且远超其已经领先世界的清洁能源使用水平。鉴于这么多清洁能源即将被利用,中国可能早在2030年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就实现碳达峰,从而使地球有更大机会控制气温上升。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作出明确部署。
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期三天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21日在青岛落下帷幕,在此期间,来自境内外47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嘉宾,共同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互利合作的机遇和趋势。
澳门特区政府16日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完成制定《澳门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逐步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并制订相关的行动方案,争取在2030年或之前实现碳达峰。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
11月1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中国给七个工业领域设定了目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促进循环利用,确保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全球脱碳依赖于亚洲主要碳排放国加速国内能源转型和海外绿色投资。这使得中国在国际施压要求加大减排力度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确保国内增长并促进脱碳成为焦点。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我国第一份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名录,这标志着经过近40年建设,我国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基本建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的发布,更加明确了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发展战略承诺。
工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需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近日,工信部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日前,由山东省发改委、烟台市政府、中国能源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以线上加线下方式在山东烟台举行。
绿电交易助能源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后,对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很大,这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该对国际社会承担的责任,更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简单说,这个转型并不是别人让我们转,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转。分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泛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近期,以“聚焦‘双碳’目标、畅谈能源革命”为主题的第五届(2021)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召开。
第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1日至2日在网上举行。论坛首日下午举行多场专题分组论坛。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海平在“绿色大湾区:可持续金融视角”的分组论坛上指出,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整体目标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是减少靠泊期间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措施,是促进水运行业减污降碳、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举措。
在中央的最新要求下,推进“双碳”工作应从五个方面出发。一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全国一盘棋,做好统筹工作;二要科学、合理、有序推进;三要坚持持久战,不搞运动式、一阵风;四要坚持“先立后破”;五要坚持碳减排毫不动摇。
显示 6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