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实施三年投资新政策 明确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5-18 10:03:11

新华社海口5月18日电(记者吴茂辉)海南省近日出台文件,明确了2021年至2023年三年投资新政策,提出把制造业提质增效、稳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据2020年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海南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海南近日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新政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制造业也纳入鼓励发展的范畴,提出构建“3+1+1”现代化产业体系。

根据方案,海南将围绕“3+1+1”产业、“五网”基础设施、民生公共服务、社会投资等重点领域,高度聚焦投资效益与质量,着力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下功夫,通过实施新政策,在完成年投资增速不低于10%的同时,到2023年,全省投资结构更加合理,投资质量明显提高,投资效益逐步提升,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释放,产业投资对GDP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方案明确,注重产业投资结构和质量,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投资质量,主动调整投资结构,切实提高“3+1+1”产业在投资中的占比。高质量投资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平台,建成2—3个千亿级和5—7个百亿级重大产业平台,带动形成若干创新要素集聚、配套体系完备的产业集群。2021—2023年,“3+1+1”产业每年投资增速12%左右,至2023年投资总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低于67%,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以上。

方案提出,把制造业提质增效、稳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好增量发展和存量调整,把全省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在主要工业园区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航空器、机器人、海工装备、游艇等高端装备制造及维修业态,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应用和市场为导向,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大型装备企业在海南实施技术成果转化,开展省内企业绿色、智能化技术改造,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生态;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应用新技术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

自贸港上的法治引擎: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海南样本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货物税收政策发布

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通知》,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时的货物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