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甘肃创新开展“云外事”文化为媒促民间对外交往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5-18 15:50:20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运用互联网开展“跨国课堂”,帮助留学生完成学业。图为录播网课。(资料图) 刘玉桃 摄

征集丝路沿线高校师生艺术作品、线上线下举办“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创作以艾黎精神为核心的文艺精品……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13日披露称,疫情期间,甘肃一方面对外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另一方面还创新开展“云外事”,以文化为“媒”来统筹推进民间对外友好交往。

“2020年,无论对世界各国人民还是中国人民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小林介绍说,截至目前,甘肃累计向12个省级友城和10个市县级友城政府致电慰问,并向伊朗、西班牙、白俄罗斯、罗马尼亚、巴西、乌拉圭、吉尔吉斯斯坦、日本、津巴布韦等友城捐赠11批防疫物资,其中伊朗和罗马尼亚的捐赠物资,是我国地方政府向两国捐赠的首批物资。

“努力开拓创新,推进民间对外交往。”刘小林说,去年,甘肃多部分联合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百校结好艺术展,以“肩并肩·手牵手”为主题,面向“一带一路”百校结好项目学校、国际友好城市的大中小学师生及相关人员,征集到参展作品300多幅,包含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书法、摄影、电脑绘画等多种艺术创作形式。

投稿作者来自白俄罗斯、巴基斯坦、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15所国外学校和20多所国内学校。获选公开展览的作品,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定期分批用中英双语进行了展出。

“此次艺术展引起广泛关注,马来西亚、新加披、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罗马尼亚、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尼泊尔、俄罗斯等国家的部分师生观看了前期展览后,表达了参展的愿望。”刘小林说,目前,已经开始第二阶段的作品征集,整场活动将持续进行到2021年上半年。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弘扬艾黎精神,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还联合支持创排以路易·艾黎为原型的中外历史剧,为剧本创作提供有关素材和建议。

路易·艾黎,新西兰人,1927年来到中国,1987年在北京逝世,在中国生活了60年。20世纪40年代,他在甘肃山丹创办了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宗旨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并与当地民众生活了9年,山丹被他视为“第二故乡”。

刘小林说,关于大型人物纪录片《寻找路易·艾黎》,该协会还参与前期研讨并提供相关资料支持,联络协调新西兰驻中国大使馆、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新中友协、全国对外友协等机构和部门,在拍摄取景及人物采访等方面给予协助。

对于2021年工作计划,刘小林说,将重点筹办甘肃省开展国际友城工作40周年暨甘肃省与日本秋田县结好40周年纪念活动;在疫情条件允许下,商讨开展高层互访、对口交流、文体交流、青少年和市民交流,互派研修员等。

相关推荐
“薯”你最强!甘肃马铃薯出口同比增长超14倍

8月29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1—7月,甘肃省马铃薯及加工品出口值达3661.5万元,同比增长14.5倍,其中马铃薯粉出口值由77.3万元激增至2350万元,增长30.4倍。

前7月甘肃中药材出口额突破5300万元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

甘肃鲜活农产品出口额实现大幅增长

瓜州蜜瓜首次出口阿联酋,27吨静宁鲜马铃薯首发中亚,3.5吨天水马铃薯、70多吨天水鲜菜发往越南……记者从兰州海关了解到,入秋以来,甘肃鲜活农产品纷纷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