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周勇: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浩 2021-05-24 17:01:1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系统、一个单位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源泉。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市场监管文化是市场监管部门在行使国家赋予职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市场监管核心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精神信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凝聚的执法意识、管理理念、制度体制、管理模式、部门形象以及相关文化表现。

早在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兴化市工商、质监、食药监管理部门合并,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2018年,又将食盐监管职能划入。2019年,将知识产权和专利管理职责、价格监督检查相关职责、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反垄断等相关职责划入市场监管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强市场监管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提振全局精气神,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一、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实践

市场监管局组成于不同单位,文化传承、思想理念、运行方式、管理模式各有差异。提炼各单位机关文化精髓,在继承中发展,在吸纳中扬弃,形成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市场监管文化,是促进思想、业务、管理融合的必然选择,也是履行市场监管重要职责、推动新时期市场监管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一是坚持“优化协同高效”的目标追求。此次机构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力度大、各方面关注度高。兴化局提出“优化协同高效”的改革目标,加快队伍整合、业务融合。“优化”不仅是指机构层面的调整,更是职能层面的优化;“协同”就是部门间做到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就是要履职到位,流程通畅,既提高决策指挥效率,又提升贯彻执行效果。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全系统干部职工展现出公而忘私的大局意识、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创先争优的工作风貌,以实际行动推进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二是坚持“高、新、实”的工作要求。江苏省市场监管要求全系统在“高、新、实”上下功夫、见成效。

其中“高”指定位,落实党中央对江苏“走在前列”的要求,对标更高目标、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新”指作为,要勇于“自我超越”,善于“集成超越”。“实”指举措,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的信心决心和鲜明的奋斗姿态,开启新征程、展示新作为。兴化市场监管局及时提出“尽职、务实、创新、和谐”的机关文化建设目标,坚持“四维一体、以文化人”,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尽职为念、务实为行、创新为力、和谐为标,使之成为汇集共识、聚心向上的思想基础,为市场监管工作注入了“高、新、实”的有效动力。

三是坚持“争先进位创优”的精神追求。“垒土成垛、择高向上”是江苏省泰州兴化市委号召提出的兴化精神。作为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自觉把市场监管置于党委政府工作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围绕“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品质兴化”总要求,聚焦“监管到位、服务更优”主题,突出集成思维、集成方法、集成资源、集成心力“四个集成”,严守市场安全、干部廉洁两条底线,讲团结、聚合力、树标杆、找短板、重实干、谋发展。强化争先意识,在提振精神中砥砺奋进;强化进位意识,在真抓实干中跨越赶超;强化创优意识,在改进作风中攻坚克难;通过这些努力,将“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的兴化精神落到实处,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兴化,努力发挥市场监管人应有的作用。

机构改革以来,兴化局以融合提速为主导,第一时间完成人员转隶和干部定岗工作,创造了全市涉改单位的“市场监管速度”。局领导下支部、进科室,业务党建两手抓、思想品德与机关风气双创建。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培树干部职工的高尚操守,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压实监管职责。先后组织 “七一”文艺汇演活动、体育竞赛活动、业务轮培活动、集中军训活动等,促进了部门融合。特别是举办的市场监管道德大讲堂活动,由局领导和业务骨干轮流授课,讲形势,讲业务,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机关文化建设由虚向实的第一块阵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全局干部职工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工作上紧密配合、情感上融洽和谐,自觉形成了“兴化市场监管人”的身份认同。

四是坚持“板桥廉政文化”的历史传承。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的郑板桥是兴化人,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其深厚的民本思想和清廉的官风家风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勤政廉政、不畏权势、体恤民情的高风亮节和做人品德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在市场监管文化建设中,我们继承和发扬郑板桥廉政文化思想,大力倡导“忠于职守,勇于担当,公正执法,科学监管”,努力实践“以人为本,监管为民,保障民生,服务发展” ,急企业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廉洁自律为荣,以润物无声方式将板桥廉政文化弘扬传播。

二、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思考

市场监管部门是离市场最近、离企业最近、离群众最近的政府部门,市场监管工作既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执法工作、群众工作,又是政治性、执法性、群众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逐渐形成以人民为中心、以市场为对象、以法治为根本、以服务为保障、以技术为支撑、以监管为重点,敢于担当、勇于担责,用心服务,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工作模式。基层市场监管是市场监管系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和直接体现。如何做好基层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团队文化建设,用“三项机制”激励人。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加强行政绩效管理,最大限度调动“想干事”的动力,激发“能干事”的志气,提高“干成事”的能力。完善干部考评机制。树立和弘扬正确政绩观,建立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的综合立体考评办法,从更深层次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重视干部考评结果运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干部不断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完善人员合理流动机制。打破原有队伍人员限界,建立优胜劣汰、人尽其才的人事管理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同时,量才而用,不拘一格,把监管力量沉到基层一线,着力解决基层执法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是抓好行为文化建设,用“三个形象”塑造人。树立规范的对外形象。通过系统规范的单位标识、办公秩序、办公环境等,体现单位精神、理念,凝聚干部职工的精神,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树立良好的仪表形象。窗口单位和一线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相关要求统一着装、规范着装、精神饱满,在人际交往中,举止端庄,语言文明,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树立公平公正的执法形象。每一名基层市场监管干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到位不缺位,在位不越位,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又要文明执法、诚信执法、公正执法,牢固树立市场监管部门一身正气、秉公执法的形象。

三是抓好组织文化建设,用“三种环境”影响人。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团结友爱、和衷共济,营造干事创业、拴心留人的生态环境,形成文明、团结、和谐、互助、共进、向上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适应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新发展,配齐配好必要的办公设施和执法装备,最大限度地改善办公条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关心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把管理触角深入到职工的生活领域,努力改善职工生活质量。加强情感交流,既要了解职工对工作的真实想法,还要了解职工在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上的需求,最大限度为职工拓展发展空间,力所能及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本文作者系江苏泰州兴化市市场监管局周勇,来源:中国经济网,2021年05月24日。)

相关推荐
安徽六安裕安区: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在服务企业用工、帮扶企业纾困解难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提高为民办事效率,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怀远:建立“证前指导、窗口前移”机制 让市场主体办证更顺心

近日,蚌埠市怀远县市场监管局建立“证前指导、窗口前移”机制,对市场主体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帮办指导服务。

安徽市场监管2023“铁拳”行动重点查处民生领域十类违法行为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印发方案,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以下简称“铁拳”行动),依法严厉查办一批民生领域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