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供销总社: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5-28 09:32:41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侯雪静)2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副主任韩立平表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突出短板是冷链物流,要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让更多农产品通过供销合作社卖出去、卖个好价钱。

韩立平是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供销合作社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韩立平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做好农产品流通是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主业。目前,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短板,导致果蔬等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达20%至30%,是发达国家的5至8倍,要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市场建设工程”。

韩立平表示,供销合作社系统将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切实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为小农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土地托管和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2021年全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要力争超过3.5亿亩次。

此外,“要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乡镇基层社发展质量,加快推进薄弱基层社分类改造,今年底前改造完成1900家,依托有一定基础的基层社打造1000家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成为承接乡镇区域服务中心建设的主体,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韩立平说。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兰州海关2月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