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过时的“301调查” 过时的单边贸易施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8-16 16:27:21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程群) 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审查所谓的“中国贸易行为”,包括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做法。同日,美贸易代表发表声明,表示将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需要采取措施以保护美国产业的未来。

有分析人士称,美国贸易代表可能将按照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

在中美利益相互交融,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格局下,采用过时的“301调查”和单边贸易施压方式,唯一的结果是没有赢家、只会双输。

“301调查”是“非公平贸易”的代名词。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不合理或不公平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加征关税等单边制裁。

美国上一次大规模使用“301调查”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日贸易纠纷期间。由于这一调查由美国自身发起、调查、裁决、执行,公平与否的标准则由美国自己说了算,因此具有极强的单边主义色彩。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争端解决机制便成为解决贸易纠纷的公正和权威平台,这也令“301调查”失去存在价值,渐渐淡出国际视野。

然而,“301调查”这项“霸道工具”最近被美国重新拾起。今年5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知识产权的《特别301报告》,再次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名单。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官员声称,此举的意图不是要惩罚中国,而是要与中国进行谈判以达成所谓协议,让中国退还其“窃取”知识产权所得的一部分。据美国官员估计,所谓中国“窃取”的知识产权所得价值为6000亿美元。

企业间的合作是基于市场的自愿行动,技术和知识产权不可能被强制转让。众多迹象表明保护知识产权只是美国此次进行贸易调查、施压谋利的冠冕堂皇说法。

进行双方自愿的技术转让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发挥自身市场优势的普遍做法——即互利共赢的“市场换技术”。中国不可能也做不到强迫美国企业转让技术,或者允许本土企业去侵犯知识产权。美国企业和中国的技术合作,结果都是互利互惠的。美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顶端,在产品的设计、研发等方面占尽先机,美国企业更是在中美经济合作中获利巨大。

中方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完善立法,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交流,取得的进步和成效有目共睹,也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高度认可。

如果目前美国一味一意孤行,置全球贸易自由化之趋势不顾,一定要对中国单方面地实施霸道的“301调查”,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单方贸易施压早已过时。如果美方不顾事实、不尊重多边贸易规则而采取损害双方经贸关系的举动,中方绝不会坐等制裁,必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捍卫中方合法权益。

如果谈判不成,贸易战可能会打响,但最终真正吃亏的还是美国企业和普通美国老百姓。如果美国征收惩罚性的高关税,没有了自中国进口的物美价廉产品,美国国内物价将大幅度提高,最后受损最大的还是美方。

从国际规则的角度看,如果美国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事实上是绕开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以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根据世贸组织规定,中方有权起诉到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该机构有义务做出终裁。

基于此,“贸易大棒”实际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过于严厉的措施对于美国一方的产业也会造成伤害。

想要化解矛盾,还是得回到协商谈判的轨道上来。只要双方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相互尊重彼此关切,采取对话和磋商等积极的建设性措施来解决问题,就一定能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朝着更加公平、平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就是个很好的经验尝试,完全可以向更广领域拓展。

相关推荐
美国2月失业率升至4.1%

美国劳工部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美国失业率环比升至4.1%,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15.1万,远低于市场预计的17万。

行走拉美手记|墨美边境汽车业者艰难应对“关税漩涡”

笼罩墨西哥汽车业的关税阴云并未完全消散,就像在精密运转的机械齿轮间撒入铁屑,正打乱蒙特雷这座工业城市原本有序高效的生产链条。

美国决定对三大汽车制造商豁免墨加关税一个月

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给予福特等三大汽车制造商为期一个月的关税豁免,对其通过美墨加协定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汽车产品免除25%的进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