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麦收过半!安徽选育小麦品种单产破纪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6-07 15:00:00

新华社合肥6月7日电(记者姜刚)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5日16时,安徽省已收获小麦2391.8万亩,进度为56.1%。农业农村部5日组织专家组对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三块小麦高产攻关田进行的实收测产结果显示,安徽一家种业公司选育的小麦品种“谷神麦19”田块,平均亩产量达860.6公斤,刷新安徽小麦单产新纪录。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江淮大地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截至5日16时,安徽省已收获小麦2391.8万亩,当日收获400.4万亩,投入联合收割机6.7万台。其中,小麦主产市阜阳收获进度已过八成,蚌埠过四成,亳州过两成。

为了推进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高产量水平、挖掘皖麦潜力,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寻找“安徽省小麦最高产”活动。5日,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组对涡阳县三个乡镇的三块小麦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三块田的平均亩产量均超过800公斤,其中,单产最高的是位于涡阳县新兴镇的“谷神麦19”小麦田块,平均亩产量达860.6公斤,刷新了2020年安徽小麦单产819.85公斤的纪录。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局长张韪分析认为,小麦高产纪录的刷新,体现出小麦增产的潜力,这既得益于良种联合攻关:近年来,各地选育出一批优质绿色新品种,“谷神麦19”就是省内种业公司选育的;也得益于良法推广应用,包括病虫害防控、精量播种、化肥和农药使用等关键技术的使用。

“此次测产结果反映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特别是在小麦产量与品质协调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也说明国内育种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小麦实收测产专家组组长、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郭天财告诉记者。

相关推荐
一“专”多能,人形机器人开启未来生活无限可能

从工业制造到生活服务,每一款机器人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钢铁伙伴”,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现实生活,它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变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安徽省5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对90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安徽省黄里笆斗杏、合肥龙虾、广德黄金芽、沙沟西瓜、六郎河蟹等5个产品上榜。

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4月17日下午,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