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期间将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6-10 09:41:02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规划明确,完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遗馆,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

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地方非遗馆,推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配套改建新建传承体验中心,鼓励建设具有民族、地域、行业特色的非遗专题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形成包括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

规划鼓励建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推动职业院校设立民族传统技艺等相关专业。

规划明确,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脱贫地区的非遗保护支持力度,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并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工坊建设和运行机制,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关推荐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进一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完成了新一批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

文旅部:2023年元旦假期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1月5日消息,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合力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到2025年基本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