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贾康:积极用国际语言讲好海南故事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6-23 17:18:10

新华丝路海口6月23日电(张慕晗、刘志远、陈碧琪)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贾康23日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双循环与对外开放新格局”高层咨询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为更好地推动海南发展区域性离岸贸易中心和可探讨的未来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海南应联结全球化视野下的要素流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不断创新,积极有序推进政策探索,用国际语言讲好海南故事。

此次高层咨询会由海南省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蓝迪国际智库共同承办,于6月23-24日在海南中改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

贾康.png

图为贾康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双循环与对外开放新格局”高层咨询会上做主旨报告

“海南企业从境外企业购买货品,随后转售给另一境外企业,货品不入中国境内,资金、单据、货品‘三流分离’,这种贸易行为被称作离岸新型国际贸易业务。比如,国投国贸(海南)公司从巴西采购棉花,销往香港,农行、建行的海南分行办理付汇、单据流转、结算,涉及业务操作将近200笔,高效办结。如果此种业务大量发展起来,资金流、订单流、货品流的控制管理中心在本地,货品流发生在境外,本地就可称为具有了离岸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贾康说。

他表示,完善的区域性离岸贸易中心应具备“三个支撑”和“一个保障”。“三个支撑”分别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和外汇便利化措施的政策支撑,由银行、企业、清结算金融基础设施形成的业务支撑,由宏观审慎监管和具体业务真实性监管组成的风险支撑。“一个保障”是指,通过优化完善金融配套设施、人才培养、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为区域性离岸贸易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贾康认为,发展离岸新型贸易对自贸港建设的影响将主要表现在推动海南融入全球供应链、扩大海南外向型经济规模、促进海南营商环境的提升等三个方面。为更好地推动海南发展区域性离岸贸易中心建设,海南应积极有序推进便利化政策探索。对标国际,提供有竞争力的财税安排;同时利用科技引领,建设安全高效货物监管体系;转型升级,形成服务离岸贸易的产业体系;推进改革,打造法治化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在“依法治税”方面,应以国际语言,向外部世界积极介绍海南將实行有利于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的税制与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贾康提出,海南还应乘离岸贸易发展之势,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积极探讨打造未来的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

相关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精准惠企送春风 纾困解难助发展——2025年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始终坚持推进海南自贸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于2025年3月至5月组织辖内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

巴西学者呼吁金砖国家加强去美元化应对美关税

在美国政府近日对部分巴西出口产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后,金砖国家如何在动荡的全球经济秩序中加强协调、保障贸易稳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