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迟福林: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市场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抓手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06-23 17:23:54

新华丝路海口6月23日电(刘志远、张慕晗、陈碧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一周年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23日在海口召开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双循环与对外开放新格局”高层咨询会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迟福林表示,应把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市场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抓手,建成连接中国市场与东盟市场的重要枢纽。

此次高层咨询会由海南省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蓝迪国际智库共同承办,于6月23-24日在海南中改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

迟福林.png

图为迟福林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双循环与对外开放新格局”高层咨询会上做主旨报告

迟福林表示,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市场,推动区域内商品要素配置整合,加强与东南亚深层次、多领域合作,能显著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能为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长远目标奠定重要基础。

迟福林认为,海南加强与东盟经贸合作有着现实需求。一方面,在疫情冲击下,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东盟国家对借助中国市场实现自身经济复苏的需求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东盟成为承接我国对外投资与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此外,海南也需要提升自身对外开放程度,做大经济流量。

海南在打造中国东盟两个市场重要枢纽上具有突出优势。迟福林指出,海南地处“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中心位置,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最近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迟福林认为,RCEP生效将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带来重大战略机遇,除了强化海南区位优势外,还将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构建面向东盟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重要契机,为构建区域内统一大市场提供更高水平制度保障,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带来倒逼压力。

面对重大发展战略机遇,迟福林指出,海南应抓住RCEP全面生效前的时间窗口期,率先实现面向东盟的农产品、旅游、要素等区域性市场的重要突破,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中的突出优势。

在区域性商品市场方面,迟福林建议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海南投资一批集加工、包装、保鲜、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尽快出台建立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的行动规划等;在区域性旅游市场方面,加快三亚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推动岛屿地区开展邮轮旅游合作,学习借鉴中国香港经验,打造免税购物消费产业链,合作打造优质免税购物服务体系,培育海南旅游消费新的吸引力和增长点;吸引金融服务机构,努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债券市场与资本市场等;在区域性创新要素市场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和碳汇交易等方面研究;在区域性人才、劳务市场方面,探索引进国际化人才和劳动力制度建设路径。

此外,迟福林还建议为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市场,应推动加工增值免关税及企业“走出去”等政策具体化,明确程序规则,加强政策竞争力。

相关推荐
中国-东盟外长会在吉隆坡举行

中国-东盟外长会7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代表共同主持,东盟各国外长、东盟观察员及东盟秘书长与会。

“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走进越南

为深化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促进中越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中国南宁市2025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越南活动6月29日在越南顺化市启幕。  

2025新能源行业交流暨海尔招商会上在三亚举行

6月20日下午,由海南省能源协会和海尔新能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新能源行业交流暨海尔招商会在三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