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合肥蜀山区吹响奋进号角 奋笔书写发展新篇章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6-30 10:00:57

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与实干齐驱。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将把握“四区定位”,按下工作“快进键”,跑出发展“加速度”,快节奏、高质量做好未来五年工作,奋笔书写风华魅力新篇章。

“全域科创”赋能产业高地

中国共产党合肥市蜀山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为“十四五”蜀山发展,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蓝图。其中,蜀山区将开拓全域创新空间布局,深入实施“全域科创”战略,引起关注。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是新发展阶段抢抓新机遇的关键。众所周知,蜀山区是名副其实的科教资源集聚区,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工程实验室云集,随着近年来战新产业跑出“加速度”,辖区的科创型企业及科创培育平台全面发力、多点开花,为统筹布局全域创新空间奠定了基石。

未来五年,蜀山将推进校(院)地融合发展,加快环科大、环科学“科创走廊”建设,谋划实施中电科38所科创园,培育做强运河新城科创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创新格局。同时,打造“蜀山未来工社”,建设环境科技小镇、零碳技术生产基地,构建百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载体,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完整孵化链条。蜀山区将全要素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科创生态。通过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强调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力争用五年时间,辖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科技型上市企业达到10家。

此次大会上,蜀山区还提出将从做精现代服务业、做大战新产业、做优特色产业等发力,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发展“首店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数字产业、总部经济等,打造更多亿元楼宇、专业园区等,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超千亿。擦亮“中国环境谷”招牌,培育亿元以上企业50家,营收达500亿元,初步形成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还将实施“文化+”战略,围绕“天鹅湖灯光秀”,打造蜀山夜游品牌。

全速推进 引领城市更新

对标长三角,突出蜀山特色,蜀山区将实施“31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要求,从市政管网改造、轨道交通建设、安置房建设、精品道路打造等“硬”指标上提升城区能级,同时实施加快新城新建,实施城市更新。

运河新城将打造合肥城市建设的升级版、产业发展的增长极。高铁新城则按照“站城一体”概念,打造分散式城市会客厅、合杭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优化乡村布局,推进小庙镇老镇区升级改造,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新城新面貌,绿色添品质。蜀山区在城市更新中,将打造绿色发展标杆城区作为目标,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带建设,建好开放式城市郊野“西郊公园”。建成心湖公园等一批气质鲜明的精品公园,打造合燃公园等一批老百姓身边的“口袋游园”。未来五年,新增公园绿地面积将达到70万平方米。

全民保障 迈向美好生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未来五年,蜀山区将继续兜底线、补短板,精准实施各项民生工程,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得实惠。

该区将在做好常态化防疫、安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试点,全方位守护群众健康。同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多渠道帮助和引导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创业,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蜀山区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贯彻落实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立“资金+实物+服务”社会救助机制,探索“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新模式。同时加大公共住房供应,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教育方面,蜀山区将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推进重点区域教育资源提质扩容,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同时优化公共文化体育供给,在公共空间建设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和体育功能,提升城市阅读空间、农家书屋管理运营水平,建成蜀山区全民健身中心,让市民拥有更多文化体育休闲好去处。 (刘晓朦  朱琛琛  季云冈)

相关推荐
合肥蜀山区“科代表”精彩亮相第三届科交会

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市蜀山区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科漂驿站” 合肥蜀山 AI 智谷站正式运营

为了吸引更多创新人才汇聚合肥蜀山,打造一个“人才友好型”的创新环境,科大硅谷蜀山园积极打造“科漂驿站”,着力打造成“科漂”乐园。

合肥蜀山区2025年税收宣传月活动全面启动

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合肥市蜀山区税务局聚焦商圈消费、地铁通勤与税企协作三大场景,精心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线下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