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6月份东盟国家PMI降至49

来源: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 责任编辑:王健 2021-07-02 14:28:02

金融信息公司埃信华迈(IHS Markit)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6月份东盟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5月份的51.8下降至49,在连续三个月高于50点枯荣线后再次跌至枯荣线以下。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高于50点枯荣线说明制造业正在扩张,低于50点则显示制造业萎缩。

报告涉及的东盟10个国家中的7个国家,分别是印尼、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缅甸、马来西亚。6月份:

——印尼制造业PMI连续第8个月高于50点,仅从5月份的55.3下降至53.5,显示该国制造业总体情况仍有稳固改善;

——菲律宾制造业PMI指数则在近3个月内首次高于50点,从5月份的49.9上升至50.8;

——泰国制造业仍处于萎缩状态,但更接近企稳,其PMI指数从5月份的47.8升至49.5;

——新加坡制造业PMI从5月份的51.7降至46.5,说明该国制造业陷入萎缩;

——越南制造业PMI从5月份的53.1降至44.1,也说明该国制造业陷入萎缩;

——缅甸制造业PMI连续第10个月处于萎缩状态,但PMI指数从5月份的39.7上升至41.5;

——马来西亚制造业受该国政府收紧防疫措施的影响,结束了连续2个月的扩张状态,PMI指数从5月份的51.3下降至39.9。

报告称,6月份东盟国家制造业退回萎缩状态。工厂产出和新增订单都出现近4个月来首次下降。其中,工厂产出降幅达到2020年7月以后的最高水平,其结果是企业对未来12个月产出的乐观程度有所下降。另外,由于外国需求再次萎缩,新增订单出现了近9个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报告显示,6月份东盟国家制造业企业自2月份以后首次缩减了采购活动,而且缩减幅度是2020年11月份以后的最高水平。东盟国家制造业的产前库存也出现了下降,降幅是近25个月来最大的。同时,供货商平均交货时间再次延长。

此外,经过三个月的累积,6月份东盟国家制造业的积压工作量大体稳定,企业面对的产能压力有所下降,因此继续以温和幅度削减员工数量。

在价格方面,6月份的投入品成本进一步飙升,尽管通胀幅度回落到4个月来的最低点,但仍处于很高的水平。受此影响,东盟国家制造业企业进一步调高了平均产品价格,涨幅依然稳定并高于长期平均水平。

IHS Markit经济学家表示,一旦东盟疫情重新得到控制,整个地区都放松封锁措施,东盟国家制造业将再次出现复苏的趋势。

相关推荐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中老铁路迎来东盟国家免签旅游团

2月20日13时19分,随着D88次国际客运列车停靠磨憨铁路口岸,中老铁路迎来了首个东盟国家免签入境旅游团。

五部门发文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2月11日对外公布,提出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