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能源丝路铺就中哈合作共赢新篇章

来源:驻哈萨克斯坦使馆经商处 责任编辑:王健 2021-07-16 09:31:53

截至2021年7月初,中国首条陆路跨境原油运输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计安全运行6726天,实现向中国管输原油1.47亿吨。其中,2021年上半年向中国输送原油545.5万吨。

中哈原油管道由中石油国际管道公司与哈萨克斯坦石油运输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实施对等管理,是中石油集团在中亚及俄罗斯地区投资建设的首条管线。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之滨的阿特劳,东至中国阿拉山口—独山子输油管道首站,全线总长2835公里,设计年输油量2000万吨,被誉为“丝绸之路第一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于2004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阿塔苏-阿拉山口管道和肯基亚克-库姆科尔管道先后于2006年7月和200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营。中哈原油管道的建成运行,促进哈实现原油出口多元化,保障哈东部两大炼厂原油供应,同时拓展了中国原油进口渠道,确保独山子等大型炼厂原油加工需求及西部地区能源供应平衡,堪称中哈能源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除中哈原油管道外,中石油国际管道公司在哈建设运营的项目还包括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哈南线天然气管道和哈西北原油管道。其中,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均过境哈萨克斯坦,单线长13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550亿立方,迄今累计安全运行4258天,实现对华输气2282亿立方,惠及中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5亿多人口。哈南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开辟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天然气输送的新通道,让哈“西气南输”民生工程变为现实。哈西北原油管道与中哈原油管道相连,反输改造工程建成投运后,将大幅提升中哈能源通道运输能力。四个管道项目既立足自身特点,又注重统筹协调,使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的保障地位日益增强。

近年来,中石油国际管道公司在哈运营的四个油气管道项目持续安全运行,资源供应能力稳步提升;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运行效率大幅提高;经营管理卓有成效,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四个项目积极践行“共商、共享、共赢”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履行社会责任。2016-2020年间,累计向哈当地市场输送原油2631万吨、天然气37.51亿立方,分别占当地油气表观消费量的35.1%和5.15%,为哈“西油东送”与“西气南输”做出巨大贡献。管道项目为哈当地创造长期就业岗位2000余个,开展各类社会帮扶活动近百项,得到哈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广袤的哈萨克斯坦大地上,两条原油管道和四条天然气管道绵延万里,成为中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精品力作,也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同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互利合作架设起友谊桥梁。

相关推荐
海南省能源协会组织能源企业与文昌市政府开展招商座谈

4月27日上午,海南省能源协会带领中能建广西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员单位鼎盛东方世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赴文昌市开展了一场新能源产业专题招商座谈会。

东渐数能集团与北方矿业科米卡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全球数字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乐普钠电(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日前与刚果(金)矿业巨头北方矿业科米卡公司简易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申能集团朱佳琪:中国和东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合作空间广阔

申能集团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朱佳琪11日在“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 上表示,申能与东盟的能源企业合作密切,随着合作的深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未来双方企业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上的合作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