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构建政策框架 助推形成发展新优势——解读我国跨境服贸领域首张负面清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07-27 11:17:10

新华丝路北京7月27日电(丁雅雯、陈碧琪、胡辰)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6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跨境服贸领域首张负面清单。专家指出,该清单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共同构建了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管理的完整政策框架。这将推动海南自贸港形成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优势,并进一步激发我国跨境服务贸易发展潜力。

构建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完整政策框架

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王方宏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中,“商业存在”属于投资范畴,今年2月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明确了该模式的管理方式。

而此次发布的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明确了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这三种模式的管理,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共同构建了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管理的完整框架。

王方宏说,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中关于金融业的措施有17条,其中允许在海南自贸港内居住的境外个人申请取得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允许在海南自贸港内就业的境外个人申请开立债券账户或期货账户是首次提出,显示海南金融服务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此外,虽然负面清单明确了多项金融服务须以“当地存在”的方式提供,但由于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没有金融业的限制措施,因此金融业外商投资准入的门槛实际上已经很低。

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世杰说,该清单的发布有助于提振境外服务贸易市场主体信心;是践行海南自由贸易港“非禁即入”投资自由原则的切实体现;有助于确立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开展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港底层逻辑。

政策叠加效应 推动形成服务贸易发展新优势

海南省商务厅厅长陈希说,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已经有140多项政策陆续出台。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发布,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和制度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将加快海南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与其他已经出台的自贸港政策一起,可以形成叠加效应,推动海南自贸港形成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优势。

“比如在船舶检验方面,原来规定外国船舶检验机构如果没有在中国设立验船公司,不得雇员或派员在中国开展船舶检验活动。现在取消了设立验船公司的限制,外国船舶检验机构不需要在海南自贸港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验船公司,就可以直接派员或者派雇员在海南开展船舶检验业务。这提升了运输往来的自由便利水平,有利于海南自贸港船舶运输企业获得更多更好的国际服务,同时也可以降低经营成本,为国际航运业企业的集聚发展提供新的便利条件。”陈希说。

“再比如,清单取消了境外个人参加注册计量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产评估师等资格考试限制。以前境外自然人不能在国内从事的行业,如今在海南自贸港内可以从业了,这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籍专业人士来海南就业,提升海南的国际化服务水平。”陈希说。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说,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海南的三大主导产业,海南跨境服贸负面清单明确了放开外籍游艇进出海南自由贸易港申请引航限制等一系列开放措施,这将有助于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海南将继续发挥压力测试田作用

王受文说,海南跨境服贸负面清单有助于我国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对外开放的压力测试。首张跨境服贸负面清单是我国自主决定的国内管理规定,有助于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加大开放压力测试的力度,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自贸试验区以及后续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跨境服贸负面清单的探索,海南的做法会为下一步更大范围的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也为我们国家参与或者影响国际经贸规则打下坚实的基础。”王受文说。

李世杰认为,海南目前对各类风险的防控能力仍待加强,海南自贸港建设要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在自贸港建设早期阶段,“境内关外”的高度自由,应该从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少数区域率先开始。“以金融风险防控为例,海南省的金融安全防控能力相对薄弱,而金融风险的传导能力又非常强且迅速,如果一旦大面积实施金融开放,可能会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当然,还有贸易风险、生物安全风险、数据流动风险等。”

在安全方面,海南省副省长倪强表示,对清单外新作出的开放举措,海南将尽快制定管理办法,并用好科技手段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做好统计监测工作,评估清单实施效果。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

自贸港上的法治引擎: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海南样本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海南推行用地用林联合审批改革 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加速项目落地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林业局通过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全省推行用地用林联合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创新审批模式、打通部门壁垒,大幅提升用地用林审批效率,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