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香港驻京办:助港企把握京津冀自贸区改革机遇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王健 2021-07-28 17:54:05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和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支持的“擘画‘十四五’寻找京津冀自贸区改革的机遇”座谈会27日在北京举行。200余名港资及内地企业代表、在京港人与会。

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主任梁志仁致辞时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目标。京津冀三地实现自贸区全覆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国家的改革开放,港资企业发展机遇将处处可寻。

梁志仁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在京、津、冀三地,香港都是第一大外资来源地。京津冀地区港资企业累计超过3万家,投资总额超2000亿美元,涉及房地产、医疗、运输等多个不同行业。他表示,香港驻京办将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出台相关报告等方式,协助港商港企寻找发展机遇。

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萧惠君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后,加强京津冀优势互补在促进国家战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港商是外商投资的重要力量,将为三地服务业扩大开放、金融、科技文化、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等领域参与合作及双向投资作出贡献。

萧惠君指出,港商港企把握“十四五”规划机遇,要了解政策与国家发展大局。此外,还应发挥所长、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将国际经验带入国内,将国内发展推到国外。

中国国际商会双边合作部部长吴蒙表示,香港拥有国际化和法制化程度高、专业服务发达等优势,京津冀地区与香港在服务贸易、物流及航运业、商贸投融资等领域联系紧密。香港工商界应抓住机遇,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辉煌。

座谈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合伙人于勃等作主题演讲,展望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趋势,就企业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策略分享见解。

相关推荐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内蒙古继续成为全国投资热土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0.4亿元,同比增长3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 天津迎来哪些经济发展新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新十年,2月26日,天津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成效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结合会议精神,聚焦“新十年”天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