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越南企业实行“三就地”模式面临较多忧虑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王健 2021-08-02 14:15:51

据越南《年轻人报》7月30日报道,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新冠疫情,越南南部许多企业选择“三就地”模式(就地生产、就地用餐、就地住宿),以维持生产。不少企业表示,现在一边生产一边担忧,困难重重。企业的忧虑主要来自三方面:

一是担心病毒随时“破网而入”。平阳省木制品加工协会有60家会员企业采取“三就地”模式维持生产,每家企业员工约100至300人,有的企业出现感染病例,但要等待多日后才能将病人送去救治,因为需要卫生部门的决定。Timberland责任有限公司自7月中旬起就实行“三就地”模式,员工近1500人(其中外籍员工165人),开展生产10天后,经检测发现233人呈阳性,但直到7月27日才能将部分感染病例送去治疗,还有100多人留在公司宿舍等待。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只能提供食品,不能提供治疗,已有员工出现发病症状。同奈省工业区管理委员会表示,有超过1110家企业近13万人实行“三就地”模式,其中一些企业已发现感染病例。随着感染病例和密接者增多,企业员工越来越担心,不愿意留在厂里,要求放他们回家,已出现过激行为。

二是费用负担较重。胡志明市SONG NGOC服装责任有限公司已实行“三就地”模式1个多月,员工数量250人,除了安排员工食宿外,按规定每周需做一次核酸检测,每人每次费用为39万越盾(约合108元人民币)。全厂每次检测费8000万至9000万越盾(约合2.2万至2.5万元人民币),希望能减轻检测费用负担。

三是担心订单流失。胡志明市工业区企业协会主席阮文贝表示,胡志明市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区约一半企业实行“三就地”或“两点一线”(接送工人往返于工厂与住宿点,避免对外接触)模式。企业维持生产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还要全力保住订单。订单一旦流失到别的国家将很难拿回来。因此,许多企业宁愿支付150%甚至200%的工资,也要将工人留下生产。

报道称,越南皮革手提袋、电子、服装纺织品、工艺品等四家行业协会联合向政府上文:企业规模很大,没有足够能力实行“三就地”模式,超过90%的企业已被迫停产,影响供应链稳定,建议政府尽快为企业员工接种疫苗。

相关推荐
“三湘四水 相约湖南”文旅推介会在越南河内举行

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主办,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国家旅游局、国际合作局协办的“三湘四水·相约湖南”文旅推介会近日在越南河内成功举办。

丽江机场口岸往返越南航班快速增长

记者4月21日从昆明海关了解到,丽江机场口岸自2023年7月国际航班恢复通航以来,已先后开通丽江往返越南河内、胡志明市、海防3条中越直飞国际航线。

越南河内市东夏村体育场举行落成仪式

近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等中越企业和社区主办的河内市朔山县东夏村体育场落成仪式暨第一届中交杯篮球友谊赛活动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