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8-02 14:44:41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记者刘羊旸、高亢、张辛欣)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适应产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20万辆,分别达到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增长均为2倍。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增长94.4%和92.3%。

“新能源汽车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体系的全面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新动能的重要支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增加,将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汽车行业应有的贡献。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截至今年4月,全国已累计建设充电站6.5万座、换电站644座,各类充电桩187万个,建成覆盖176个城市、超过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为让电动汽车“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国家电网持续投资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74亿元,形成“十纵十横两环网”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推进公共充电网络向乡村延伸,共建成公共、高速、乡镇等保障型充电设施12.8万个。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但产业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政策支持与创新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基本实现贯通。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等突出问题。

对此,工信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促进整车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技术等进一步融合,健全充电、停车等各项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电动化水平,有效提升配套产业链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其中6月的渗透率已超过12%。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将发生明显改变:绿色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显著扩大,充电设施智能化将得到普及;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健全。”付炳锋说。

相关推荐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开启拉美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加速推动中国汽车出海进程。

“穗港汽车出口快线”开通

50余辆国产新能源汽车6月30日从南沙海关出口监管仓驶出,搭乘“穗港汽车01”号滚装船出口至香港地区。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顺利开通,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至香港地区将更高效便捷。

广汽国际在泰国新车上市 深化东南亚新能源布局

广汽国际24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了AION UT的上市发布会。AION UT以STANDARD版与PREMIUM版两种续航版本登场,为泰国年轻人群与都市通勤用户带来了全新的纯电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