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凤阳:互助式养老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8-02 13:05:01

“开饭了,开饭了!”7月30日,在安徽省凤阳县大庙镇东陵村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88岁老人曹文萍与志愿者、老年朋友们一起共进午餐。饭后,老人们在服务中心内,坐着拉家常,不亦乐乎。

曹文萍是大庙镇东陵村村民,子女都在外地上班,一个人日常生活极不方便。而类似这种情况的老人,在大庙镇东陵村及周边,还有不少。

大庙镇现有高龄老人1490人,其中,东陵村有104名高龄老人。凤阳县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好农村高龄、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日间生活照料、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问题,县民政局率先在东陵村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试点,于今年三月份完成项目点建设,同期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交由第三方运营。

示范点建设综合娱乐室、公共影音区、心理咨询室、志愿活动室等,日常对村里老年人开放,提供活动场所;依托专业的社工上门走访,了解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情况,为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和健康档案;在节假日或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待业人员、低龄老人、党员、少先队员、留守妇女等成立邻里助老队伍,帮助解决村里空巢、孤寡和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确保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需。

“互助养老办得好,家里的老人能有人陪,生活有保障,我们在外面上班也能放心。他们一日三餐还能吃上热乎饭菜,既舒心也开心。”东陵村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老人的子女说道。

为了让老人子女放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顾蕾还建立了微信群,“将空巢、高龄老人的子女统一拉进群,将老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情况拍摄成照片、小视频,发到群内,让子女能够随时随地了解他们的情况。这样也能一定程度弥补他们在精神方面的缺失。”

目前,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已建立老人档案322份,成立邻里互助和党员敬老两支志愿者队伍,带领老人开展集中活动8次,互助式助老活动已步入正轨。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是凤阳县养老服务及智慧养老民生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养老服务民生领域,凤阳县投入资金15万元用于互助式养老示范点建设。

今后,凤阳县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互助式养老,大力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互助式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离家不离村的要求,不断探索互助式养老新模式,同时,加大其建后管养和跟踪问效工作。(夏智雪)

相关推荐
安徽滁州市第二届大明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在凤阳开幕

4月26日,安徽省滁州市第二届大明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在凤阳县钟楼广场开幕。

“寻根续缘 梦回大明”——贵州安顺西秀与安徽滁州凤阳共续文旅新篇

4月14日,一场别具一格的文旅推介会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盛大启幕,共同开启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之旅。

安徽凤阳县持续开展文物普查内业工作

自2024年11月开始,安徽滁州市凤阳县文物普查队启动推进“四普”内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