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蒙城:志愿者暑期“爱心帮带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8-02 15:16:00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九曲黄河让我们懂得百折不回……”“到唐诗宋词中去寻找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日前,在安徽省蒙城县立仓镇薛庙村的文化大礼堂内传来稚嫩的诗歌朗诵声,该村100多名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爷爷奶奶兴高采烈地观看着村里娃自己的暑期文艺汇演。

“胡大爷,你的孙子孙女诗歌朗诵得不错。”村里的党员志愿者一边维持着秩序,一边和村里的脱贫户胡灯志老人打着招呼。“我不知道啥是朗诵,就知道他俩每天有说有笑,吃过饭就往这跑。”胡灯志老人乐开了花。

薛庙村地处茨淮新河北岸,地势低洼,水多、沟多、塘多。近年来该村通过“虾稻共作”、“莲鱼共养”,点水成金,摘掉来贫困村的帽子,村里建起了文化大礼堂、农家书屋、农耕园等公益设施,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示范村。

薛庙村两委通过走访认为,暑期留守儿童防溺水应该是眼下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村年轻人出门打工的较多,爷爷奶奶看孩子大都力不从心,能把防溺水这个问题解决好,也算为群众办了一件实事好事”。薛庙村妇联主席袁沛芹说,村两委经多次商讨,决定把村文化大礼堂和农家书屋拿出来,为留守儿童开辟一个暑期“爱心”课堂。3名党员带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名志愿者组成爱心小分队,轮流值班照看留守儿童,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写字、画画,并买一些铅笔盒、书包作为奖品。

“村里的志愿者没从事过教育,爱心课堂开起来也有点吃力。”7月中旬,村两委出面联系了阜阳师范大学追光支教团,邀请他们来村里开展为期两周的“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在村文化大礼堂,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舒缓的旋律,阜阳师范大学大二学生陈琳正耐心地教4名小学生《手势舞》,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模仿她的每一个动作。袁沛芹说,大学生教的手工、歌曲、舞蹈都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此次文艺汇演是他们组织的,他们还组织孩子们开了一场体育运动会,有健身操、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也很高。“孩子们天真可爱,对我们非常热情,支教活动快结束了,我有点舍不得离开他们,支教虽然辛苦,但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支教团队领队马雨说。

“我的任务变成了给支教大学生做饭了,今天买了龙虾,给他们加加餐,过两天他们就走了,让他们多教孩子点绝活。”袁沛芹说,支教结束后,村里要办龙虾荷花节,忙过这几天,她还要继续办好爱心课堂。她打算给孩子们讲讲红色故事,多开展点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孩子看看村里的万亩荷花,品尝一下小龙虾,游游农耕园和茨淮新河纪念馆,让孩子们从小就热爱家乡的这一片热土。(戴树林)

相关推荐
安徽蒙城县城关街道举办“迎五一”劳动技能大赛

4月27日,蒙城县城关街道举办“强技能、促实干、争先锋”迎“五一”劳动技能大赛,来自15个社区的120名选手报名参赛。

科技筑梦 “2025年蒙城县新质生产力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走进板桥中学

近日,由蒙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和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蒙城县新质生产力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在蒙城县板桥中学顺利开展。

安徽蒙城许疃镇举办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组织开展“抵制谣言共行动,网络安全记心间”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