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1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讲坛举行 谁来守护员工长期健康管理?

来源:中国财富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03 11:07:58

7月29日,“2021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讲坛”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本期讲坛以“关爱身关爱心——谁来守护员工长期健康管理”为主题,来自政商学研数位嘉宾围绕宏观经济层面老龄化社会问题、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

会议现场

对于如何面对整体老龄化以及提高产出效率和经济可持续性,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建议未来十五年启动重点城市群,吸引足够人口进入,使人口与经济总量相匹配。同时,住房、教育等高度产业化领域要回归公共属性,大部分投资要释放到核心科技上。

对于如何守护员工长期健康管理,国药康养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清梅表示,员工拥有健康的权利,企业实施健康管理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员工的健康是企业再生产的保证,企业提高员工健康管理的素质,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健康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整个社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探索。一旦健康管理失效,不仅关乎个人和企业,更有可能演变为社会问题。

围绕企业健康管理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不同领域的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认为,健康管理需要体系,体检跟健康管理不一样,除了要关注体检报告、职业环境,还需要建立包括生活方式、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在内的一级预防,让大家营养合理、科学健身、心理平衡、规律作息。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认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做好以后,将大大减少养老层面的失能老人,可以节省大量的社会成本。

安派科生物医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东表示,由于公众健康认知不足,目前体检变成了“伪福利”。每份体检报告都蕴含了丰富的健康信息,应引导公众重视。

九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商用人力资源总监魏微介绍,为了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些企业正推出一系列养老产品。

从2019年开始,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与平安养老联合主办的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讲坛已举办三年,始终聚焦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