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合肥中欧班列7月打响“双响炮”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04 10:45:46

北京时间7月31日8:01,一列满载货物的合肥中欧班列缓缓驶离汉堡,经阿拉山口口岸发运至合肥北站。这是合肥中欧班列7月发运的第75列班列,标志着合肥中欧班列月发运量达到年度新高,并创下开行历史以来最高纪录。同日,合肥中欧班列发往德国汉堡的第161列去程班列货值达到11425874.71美元,创历史最高去程班列货值。开站点,通线路,结交新朋友,实现新跨越,合肥中欧班列在7月开出一份亮眼答卷。烈日当头,炎炎酷暑,疫情未歇,“烟花”又至,合肥中欧班列不畏高温,不惧风雨,始终驰骋在丝绸之路上,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结交新朋友,拓展覆盖面

2021年以来,合肥中欧班列不断织密运输网络,扩展线条网络覆盖范围,连接4个国家13个新站点,仅一周就开辟四条新线路,打通四个新站点。伊吉尔马、波兹南、赤塔、舒沙雷……一列列货运列车风笛长鸣,吹响合肥中欧班列开辟新线路,开拓新站点的号角。合肥中欧班列不断拓展新版图,向着远方进发。7月13日,合肥中欧班列首次抵达德国威廉港。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发往下萨克森州威廉港的首趟中欧班列,为安徽与下萨克森州带来合作关系发展的机遇,促进了两地经贸往来。

截至目前,合肥中欧班列点对点直达14个国家,49个站点,基本实现了对欧洲全覆盖。自开行以来,合肥中欧班列在构筑多线路、多口岸、强联动、高覆盖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上不断迈出新步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合肥中欧班列不断结交新朋友,欢迎沿线国家加入中欧班列朋友圈,搭乘中国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快车,向着互利共赢的未来进发。

班列不停发,规模创新高

2021年对于合肥中欧班列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供应链断裂,海运、空运受阻,铁路运输凭借人员接触少,安全性及稳定性较高的优势实现运力逆势增长。合肥中欧班列抢抓机遇,奋力作为,调整发展策略,高效调度发运,持续畅通运行,提供优质高效物流服务,成为防疫物资运输和欧亚各国携手抗击疫情的“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据统计,新冠疫情期间,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抗疫物资200余批次,总重达1800余吨。

好风凭借力,迎难再扬帆。在今年国铁计划分配严重不足,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合肥中欧班列坚持落实满轴、满载、满负荷运行,节日“不打烊”、假期不停发,切实保障计划兑现率,加大回程班列开行力度,班列规模再创新高。2021年来,合肥中欧班列总开行突破300列,6月30日24小时内实现“四连发”,一周内开辟四条新线路,充分彰显了“合肥速度”。2014年至今,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1600列,进出口贸易额超460亿元人民币。数量增长和品质化经营并举,单列货值屡超千万美元,7月31日的第161列中欧去程更是创下了去程班列货值历史新高。满载率始终保持100%,货值、货重、满载率、回程占比等关键性高质量发展指标始终保持全国前列。一辆辆列车,一个个集装箱,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的运输新通道,铸就了一条繁荣之路、商贸之路。

拓业务模式,助“皖货皖运”

合肥中欧班列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主动探索,积极作为,拓展市场,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合肥中欧班列+黄山”“合肥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业务的落地,助力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聚集,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芜合欧”测试班列的正式运行,则进一步扩大合肥中欧班列省内辐射力和影响力,切实推进“合新欧”向“皖新欧”转变,深化多省市联动发展格局,推动安徽省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强交流,促合作,7月24日,“合肥中欧班列+黄山”班列开行,助力黄山茶叶走向世界舞台,帮助黄山市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下一步,合肥中欧班列将进一步健全体系,优化服务,强健自身筋骨,迎接外界挑战,为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贡献力量。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与挑战,合肥中欧班列勇担使命责任,奋力打造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带动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而奋斗。

相关推荐
黑龙江同江海关累计验放中欧班列达100列

4月14日0时56分,一列满载甜菜粕的中欧班列经同江铁路口岸进境,随后发往湖南长沙,标志着同江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达100列。

首列中欧班列(石家庄-贝尔格莱德)顺利抵达

从河北石家庄首发、直通塞尔维亚的中欧班列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接车仪式4月16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重车去,重车回” 吉林省中欧班列循环更畅

2024年一季度,吉林省开行中欧班列达42列,同比增长68%;双向运输日趋均衡,回程班列达10列。从“重车去,空车回”,到如今的“重车去,重车回”,吉林省中欧班列循环更加通畅,进一步助力吉林拓宽对外开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