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港打造人工智能“零碳码头”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10 10:26:15

“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零碳码头’将实现年能耗量百分之百清洁能源、百分之百自给自足。”天津港集团副总裁杨杰敏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近日,在中国港口协会2021绿色与安全港口大会上,天津港集团将打造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零碳码头”。

此次天津港集团将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打造成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零碳码头”,码头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生产辅助设备等全部采用电力驱动,能源消耗百分之百来源于“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同时采用先进能源监测技术,对码头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统计分析,确保实现零碳排放。

“‘零碳码头’设计吞吐量达峰年能耗为4700万千瓦时。为实现能源需求量全部绿色供给,建设2台4.5MW风力发电机和1.83MW光伏发电系统,与码头主体在年底前同步投入使用。”天津港集团科信设施部副总经理陈艳萍表示,随着码头吞吐量的增加,2022年将对风机和光伏发电系统再扩能,因此“零碳码头”是动态的“零碳”。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洪波表示,研究院目前正在与天津港合作,依托“零碳码头”项目开展相关技术攻关,包括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应用到港口领域,把传统装备工艺改造升级智慧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争取在各个方面把碳排放降到最低。目前技术方案已经编制完成,随着天津港首个人工智能“零碳码头”的启动,未来将把技术应用于更多的港口。

据悉,天津港人工智能“零碳码头”将于今年底竣工投产。

相关推荐
人工智能如何驱动产业跃升?——来自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的观察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于9月16日至17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型工业化、金砖国家怎样把握机遇,成为海内外嘉宾研讨的重点话题。

我国推进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合作

9月16日,在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式上,科技部发布了《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产业赋能、能力共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联合营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Vlog:探秘天津港ART“钢铁物流侠”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举行。从百年大港到现代智能码头,天津港正展示着港口智能化的“中国方案”。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为天津港集团自主开发的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可与岸桥、轨道桥和充电桩实现高效联动。目前,天津港有130余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规模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