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8月14日发表题为从《宠物殡葬师到汉服设计师,中国“Z世代”的新职业反映了生活和社会观念的日新月异 》的文章称,中国的许多年轻人一心要避开往往与传统私企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沉重压力与糟糕待遇,而中国经济及就业市场的演变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
这些新职业越来越聚焦国内文化,是中国经济发生变化的明确信号。这一趋势也是年轻人当下对生活和社会所持看法的写照。
以白灵(音)为例。她2019年在杭州创立了专门提供宠物安葬服务的公司,以满足在宠物殡葬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位宠物殡葬师谈到让这一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两个重要趋势:中国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不断降低,许多人选择养宠物;此外,中国社会正迅速走向老龄化,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购买宠物来陪伴自己。
白灵说:“我们的主要客户是经常加班的单身白领和六七十岁的阿姨。他们把宠物视为家庭成员,甚至当做孩子。单是我们设在杭州的一家店,每个月举行的宠物葬礼就超过260场,每场葬礼的花费约为1400元。”
在她创业的同一年,政府开始公布得到官方认可的新职业名单,其中包括无人机驾驶员、网约配送员、直播销售员和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
随着中国经济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困扰,实现反弹,中国的科技巨头也推动了数百种新职业的涌现。有些科技企业进军医疗服务行业,为老龄人口提供帮助。
内地涌现的新职业大多属于服务业和国内互联网行业,而且大部分不是全职工作。这一趋势正好符合最近官方公布的中国灵活就业市场数据。据估计,目前中国的个体经营者和零工经济从业者多达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在中国8.8亿16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占到近四分之一。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创出了新高,达到909万,不过目前还没有数据对这些毕业生中有多少人会选择从事新职业作出评估。
在中国年轻人中很受欢迎的搜索应用夸克今年4月发布了一份报告,突出表明了在职业选择上的代际差异。例如,年龄在22岁到31岁的90后人群跳槽的热情最高,而年龄在21岁以下的00后则更有兴趣在新兴领域开启职业生涯。
报告显示,不同世代的人对于职业选择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医生、公务员是最受70后、80后人群追捧的三大职业,而90后搜索最多的三种职业分别是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和网约车司机。
最受00后关注的职业有宠物减肥师、整理收纳师、电子竞技员、汉服造型师、美食主播以及球鞋鉴定师等。
另一种孕育着新职业的趋势正日益显现,那就是“国潮”,指的是更加关注中国文化和本土时尚的势头。
根据中国主要线上招聘平台BOSS直聘的数据,相较于2019年,2020年与“国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职位需求增加了42%。
四年前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启发下,刘文辉创办了主营木质榫卯玩具的“晚峰书屋”。在创业的同时,刘文辉也创造了一个新的职业——积木设计师。目前“晚峰书屋”拥有20名设计师,刘文辉表示,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达到约2000万元人民币。
他说:“我认为,国潮和传统文化市场——从日用品到奢侈品——未来将非常庞大,每年将高达数万亿元。我们看到,中国目前的文化和休闲消费大多受到西方工业设计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如果越来越多的文具产品、日用品、酒店和主题公园拥抱中国文化,你就会看到未来国潮市场的巨大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