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浦东:知识产权从“量”转向“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8-20 15:19:07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何欣荣、杨有宗)正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上海浦东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又有新动作。浦东新区政府19日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以“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替换原来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推动引领区的知识产权工作从“量”向“质”不断转变。

根据最新发布的《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以上,专利国际申请数量年度突破1000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成功案件数达到650件,较“十三五”期间实现三个“翻一番”。

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瑛表示,浦东作为全国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的试验田,“十四五”期间将深化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功能,完善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社会监督的“四轮驱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此外,浦东还将建设知识产权风险研判预警机制,聚焦“中国芯”等六大硬核产业,加强知识产权竞争态势的监测、研判,强化知识产权风险隐患排查。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融资租赁,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或资产支持票据(ABN),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知识产权综合险种。

相关推荐
原创中国(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在昆揭牌

近日,原创中国(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在昆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

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25)在京发布

4月16日,中国知识产权指数课题组在京发布知识产权领域品牌报告《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25》。

探索知识产权创新工作 上海有这些尝试

2024年,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上海市这项数据达57.9件,并连续四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保持优秀等级。上海市是如何加快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国家知识产权局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