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银川8月23日电(记者于瑶、苏醒)地热供暖、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光伏制氢……20日举办的第五届中阿博览会清洁能源与低碳社会建设关键技术对接会上,国内一批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会,分享交流节能减碳新举措,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说,目前我国北方城市冬季采暖热源主要来自热电联产和各类燃煤、燃气锅炉生产的热力,烧煤比重高,虽然目前实现了燃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但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供暖行业碳减排的增长空间巨大。
实现“3060双碳”目标,能源结构转型是关键。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非化石能源,具有储量大、零污染排放、安全性好、不受季节限制等突出特点。目前,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热水为主,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适宜于直接利用。
“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热供暖面积接近14亿平方米,利用面积世界第一,替代燃煤近7000万吨,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庞忠和说,目前,在地热资源利用中已经涌现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机场、雄安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等代表项目或发展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季杰认为,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综合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解决方案之一。通过将光伏发电与建筑建材结合来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可以推动建筑从耗能型向节能型、产能型转变,成为打造绿色建筑较好的解决方案。
“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综合应用具有发电、采暖、除菌等多种功能,不仅能实现建筑节能,还能改善室内环境,包括热环境、光环境和健康环境等,应用前景广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季杰说。
发展氢能产业,也是推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尽早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总工程师柳杨说,“光伏+氢”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光伏制氢具有储能效用,不仅可以平抑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还可以将光伏发电转换为氢能,实现跨天、跨周甚至跨月、跨季度的储能。
目前,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氢能产业项目。如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正在实施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开辟了一条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