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苏州自贸片区两周年:向全国输出“园区经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8-30 10:00:01

苏州自贸片区即将迎来挂牌两周年。自设立以来,苏州自贸片区源源不断向全国输送制度创新的“园区经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设立以来,苏州自贸片区携手19家联动创新区,推广制度创新成果47项。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成立两年的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面积达60.15平方公里,体量占整个江苏自贸区面积超一半,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自贸片区的设立为苏州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便利,也赋予园区新的使命,这片“试验田”要成为“高产田”。

今年2月,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苏州工作委员会、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苏州工作委员会相继落户,为苏州自贸片区带来国际仲裁与调解领域最前沿的信息和经验。这一高水平“引进来”的背后,是苏州自贸片区丰富中新合作内涵的决心,聚焦区内商事主体涉外仲裁服务需求,力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两年来,苏州自贸片区学习借鉴新加坡自贸港经验,发挥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平台优势,加快建设“新加坡苏州中心”“苏州新加坡中心”,推进共建国际化走廊等46个中新合作重点项目。苏州自贸片区已然成为中新合作的新平台。

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的深入实施给苏州自贸片区带来了诸多机遇。走进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内,这里的生产场景分外火热,一批刚刚运抵的进口集成电路芯片正在接受海关查验,查验通过后,该批货物随即就能上线投入下一步的生产。

去年12月,经海关总署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与浦东机场海关携手率先启动长三角一体化海关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针对不宜在口岸海关监管区实施进境查验的真空包装、防光包装、恒温存储等货物,通过“口岸外观+目的地综合处置”的联动模式,优化口岸属地协同,实施查验作业一体化。

仅仅过了十天,这一试点下的首票货物就在博世苏州工厂完成查验,对于“效率即效益”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利好。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扬澄表示,在人才、资金和数据的跨境流通方面,苏州自贸片区希望在最前沿的要素上给予企业更加有竞争力的环境。

从全国首创地方全口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到全国率先打造跨境海运数据通道,率先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布控查验协同试点,再到全国首批长三角一体化特殊物品风评结果互认试点落地。苏州自贸片区设立两年来,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超过100项,4项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最佳”。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含金量”,让海内外市场主体纷至沓来。今年上半年,苏州自贸片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15.4%;进出口总额518亿美元,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制度取得七个方面创新 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陆续推出

​记者从海南省官方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一年以来,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效。

苏州自贸片区签发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23份

RCEP已于1月1日起生效实施。截至目前,苏州自贸片区共签发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23份,证书金额共计953万美元。凭借这些原产地证明,预计货物可享受进口成员国关税优惠30.5万元。

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05项

日前,连云港港海关监管专业停车场仓储区,40多辆蔚来ES8汽车在等待装船,搭乘“华伦蒂茹”轮前往挪威。蔚来,正是连云港港口股份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依托欧洲航线,拓展的又一商品车外贸出口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