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强劲韧性经受考验 中国经济未来可期——专访开罗大学经济学教授拉沙德·阿卜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8-30 15:01:52

新华社开罗8月30日电(记者闫婧、李碧念)开罗大学经济学教授拉沙德·阿卜杜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和考验,不仅实现正增长,还持续吸引外国投资进入中国。

“资本没有故乡,能够吸引资本和投资者的是经济强劲的表现。”阿卜杜说。他表示,尽管2020年全球出现新冠疫情大流行,但外国资本流入中国的数字仍在增加,这对外国投资者和中国经济来说是双赢,也侧面说明中国防疫举措得力、经济复苏形势乐观。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国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35.4%,达4810亿元人民币(约合743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

阿卜杜表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参与中国境内金融市场,外资投资规模逐步增长,对中国银行业及相关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受疫情影响,在全球会展活动大量取消或推迟背景下,中国以有效的疫情防控为保障,以线上云端技术为依托,克服重重困难,举办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国际大型展会,搭建中外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流平台。

阿卜杜表示,这些国际展会云集中外客商,大家共话、共商、共谋、共赢,开展国际商贸交流,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全球分享中国对外开放红利,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

他表示,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中国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增长的经验和能力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经济前景

近期,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表示,随着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各项措施加力,中国经济积极信号增多,凸显韧性和活力。

英国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英国经济学家、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约翰·罗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投资效率高,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相信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健发展。

财政部回应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8月7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报告,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记者提问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