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蒙城:低保审批权下放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09-02 10:20:30

为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自去年5月起,安徽亳州蒙城县全面下放低保审批权限至乡镇,采取乡镇政府联审联批工作制,县民政局负责低保资金发放和监管,多举措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截至今年8月,蒙城县累计审批新增农村低保3543户6649人、城市低保191户358人,且全部完成办结。

在“放得下”方面,蒙城县民政局向市民政局和省民政厅呈送了以“城乡低保由乡镇政府(街道)联审联批,县民政局负责低保资金发放和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请示,制定工作实施细则,为基层顺利落实审批权委托下放要求提供了基本遵循。获上级批准后,去年7月在全县全面组织实施。该县17个乡镇先后成立了社会救助联审联批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顺利投入工作。

在“接得住”方面,严把核查核对关,由乡镇及村干部共同对低保户家庭和人员基本信息特别是经济状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报乡镇民政办核对。严把程序关,严格按照“申请受理、入户调查、审批公示”程序,开展低保审核审批工作,确保每个程序都严格规范,不走过场。严把审批关,各乡镇社会救助联审联批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根据乡镇民政办对相关低保户经济状况核对、核查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审批,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从一年多的实践效果看,审批权下放,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打通了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

在“管得好”方面,按照改革职责定位,县民政局不断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划分4个工作网格,分别由班子成员带队包保联系乡镇,重点督促低保审批权下放后工作落实情况及相关政策宣传,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走深走实。在乡镇受理低保申请并进行核对的基础上,县民政局畅通反馈渠道,利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精准核对,通过政务公开网、乡镇公开栏对低保信息进行长期末端公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杜绝人情保、关系保、错保、骗保等现象发生,促进了低保工作的公开、公正。(吴胜)

相关推荐
安徽蒙城漆园街道:贴心服务助推返乡企业落地生根

近年来,蒙城县漆园街道太山村通过全面摸排务工线索,广泛联络各行各业成功人士,尤其注重与在外创办企业的乡贤建立联系。

安徽蒙城马集镇积极推动返乡创业及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以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马集镇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积极引导乡贤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

安徽蒙城县楚村镇: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安徽蒙城县楚村镇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应急等多项职能,构建“镇—村—组”三级网格体系,将全镇科学划分为52个基础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04名。